放下下手机,试着“独处”吧!看完这本书,我脑海浮现这个想法。既然没有办法来一场一个人的旅行,那我可以,放下手机,切断网络和社群,来一场和自己相处的美好时光。在看《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这本书之前,对于“独处”我首先想到的是“孤独”这个词。
我是一个群聚动物,总觉得“独处”是一件比较惨的事情,因为没有人陪,才需要独处。但看完这本书,我意识到“独处”只是一种状态,对于“独处”和“相处”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独处”和“相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奶茶说写这本书是想聊聊“独处”和“相处”的关系。
在奶茶和林奕华的对谈那篇文章说道:“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一种独处的状态,但除非离群索居住在深山或孤岛上,否则我们没办法不跟其他人接触,即便是离群索居的人也必须和环境相处,与其他生命相处,所以“相处”是生命中的必要议题。”
在和宋冬野的交谈中谈到“独处”和“相处”他说:“如果总是一个人,就不会特别需要“独处”,大家都想要“独处”,又当不了离群索居的隐士,那是因为“独处”和“相处”原本就互为因果,共伴相生。”
这两者都是生命中不不可或缺的的东西,即使本身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依旧需要和周围的人,事,物去相处。对于“相处”我很熟悉,而对于“独处”我很好奇。
在和玛莎的对谈篇中,我看到了“孤僻”这个词,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孤独”看到他们对这个词的说法,我有了新的理解,他说,:“既然和自己相处的很好,生活过的很开心、丰富、幸福,从没觉得自己哪里不完整的缺憾;那么,我就完全不会系那个委屈自己跟他人相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委屈都不想。那些人眼中的我的“孤僻”,在我世界里,只是珍惜并坚持那些微弱的任性罢了。”
看完,我突然觉得懂得跟自己相处的人很可爱!那是一种拥有独立的人格,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坚持做自己的人吧?
玛莎是在父母离婚后,和妹妹分开,习得独处的他说:“是为了填满时间,不让还未臻熟的自己去思考过多无能无力的事,只好自己去找事做,就这样习得了跟自己相处的技巧。”
我想这种技巧同样适用于我们,与其去思考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事,不如去找些事做,填满自己的时间,学会并享受和自己相处。
看到王浩威为奶茶写的推荐序中说:“在和别人相处之前,你得先学会和自己相处。只有那些有能力独处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去分享,去走入另一个人的内心的最深处——而不会出现急着占有对方,不会变成依赖对方,不会将对方限制成一个静物,也不会像魔鬼般的需要对方。”
和陈绮贞的对谈篇说的:“能够一个人生活的很好之后,你才知道怎么跟别人生活在一起。”奶茶非常认同这句话,很多人在寻找伴侣的前提,是希望对方能够给予幸福和依靠,但她始终觉得,连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把责任丢到另一个人身上,是不公平的。
以及王浩威的总结:“其实,人过了一个年纪之后,追求的是生活,想要找的伴是可以轻松一起生活的人,没有人想跟不快乐的人在一起。于是乎,无法享受独处的熟女越来越不容易找到伴,找不到伴又不愿意学习独处,试着让自己开心一点,就会一步步把自己走向永无止境的孤独中。其实学习独处时建立良好相处关系的基础,能好好享受独处的人,才能够跟人发展出美好的相处关系,”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我在这本书中获得最大的收获!不是有种说说法: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么?那相处之道也是类似的,先学会和自己相处,才能更好的和别人相处。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才能跟人发展出美好的相处关系吧。
那么两者最佳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相处时就像是把两个独处放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像黏土,可以形塑出两人意外的第三种样貌;分开的时候像磁铁,彼此相吸又各自独立。”
“独处时就将与世界的连动降到最低,但并未放任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停滞,而是不被多余且杂乱的讯息所牵制。独处时,必需意识到自己,才能享受随之而来的自由或寂寞。”
希望不管是喜欢“独处”,却因为生活需要,要去学习与他人“相处”的人,还是喜欢群聚,偶然发现“独处”美好,开始训练“自处”的人,都可以往自己的最佳状态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