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写作100天】Day 39 “恰克方法”让人物有血有肉
如何让自己故事中的人物立体而鲜活:
1-典型性
2-不定义
3-立体多层次
什么叫经典?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义是,经典就是那些你明明没有读过,却好像已经读过了的书。那些灵动的人物塑造方法,也在随时给我们启迪。
案例1:作家恰克·帕拉尼克
代表作:《肠子》《幸存者》《搏击俱乐部》
写作特点:刻意回避对思想、感受的直接描写,而是使用对肉眼可见事物的描述,从侧面写出比直接被人物说出还生动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曲笔比直接写更让人感同身受。
恰克·帕拉尼克分享过一种神奇的【恰克方法】,简单到只有一句话:
不能用有关“想”的动词。包括:觉得,知道,明白,懂得,相信,想要,记得,想象,欲望……还有其他我们喜欢用的词。
举例:肯尼觉得莫妮卡也许不喜欢他夜里外出。
怎么写:有些早晨,肯尼在外面待得很晚,错过最后一班公交,直到他不得不打出租,然后回到家发现莫妮卡在装睡,因为她从不如此安静地睡着。那些早晨,她只会把自己的那杯咖啡放进微波炉里,从没有他的。
装睡、不理他、不给他热咖啡,这些具体的行为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了”不喜欢“的小情绪,比直接写“肯尼觉得莫妮卡不喜欢”更有代入感,也更生动。
案例2:狄更斯《雾都孤儿》
狄更斯给书中的大反派费金,起了一个他童年时的恩人的名字。可见从设计之初,费金就具有双面性。
费金是一个干瘪、邋遢、满头红色乱发的老头,简直和画中魔鬼的形象差不多。最刺眼的对比是,济贫院的生活竟然远远不如费金的贼窝。
读者虽然在理智上厌恶费金,情感上却和奥立弗一样,对费金颇有几分好感。如果奥立弗最终堕落为贼,也许反而是一种更为合情合理的发展。而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看,孤儿们的认贼作父,几乎具有逼上梁山般的必然性。
而狄更斯却硬生生截住了这种必然。费金最后被判绞刑,临刑前一晚奥立弗来监狱见费金最后一面。奥立弗请求费金和他一起做一次祷告,费金却把奥立弗推开,叫他快走——不向上帝祷告,似乎是一个魔鬼最后的倔强。
今日作业:
1-阅读恰克·帕拉尼克《再过六秒钟你会恨死我,但六个月后你会成为更好的作家》,学习这位被时代周刊誉为天才作家的创作者的写作心法。
2-从自己的长篇提纲中,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使用“恰克方法”,完全不用“想动词”,包括觉得、知道、明白、相信、懂得等等,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彼此关系。
202208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