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奥斯卡打破原有的审美规则颁给韩国电影《寄生虫》好几座小金人,让《寄生虫》再次声名大噪,忍了好几天,昨天情人节终于忍不住看了好友分享的资源《寄生虫》。首先谈谈自己看这部电影的感受,真的是边看边发憷,一家骗子怎么可以这么贪婪,知道剧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后面肯定会被发现识破,矛盾升级,肯定会有人死,达到高潮。
始料未及的是前任保姆的回来找东西,揭露了藏在地下室四年不见天日的丈夫。这一家是比电影男主角一家更为悲惨的,被追债只能藏身于此。男主角一家住的至少是半地下室,一家失业失学,过着靠叠披萨盒为生的日子,蹭的是楼上的WiFi,经常WiFi信号不好,爸爸基泽吃着发霉的面包,还有灶马来抢吃的。因为男主角儿子的同学要去留学,给他们家送了一块招财的石头(这块石头在电影中出现了好几次,象征男主角一家的虚幻的命运捉弄),他此行主要目的是给基宇介绍自己之前在富人朴社长家做的英语家教,他爱慕朴社长的大女儿,不放心其他大学生去骚扰富家小姐,觉得基宇四次复读都没有考上大学,家里又很穷,富家小姐是绝对看不上他的。他还准备等富家小姐考上大学就去告白,追求她。可是朴社长一家只顾得关心小儿子多颂,不关心她吗,富家小姐严重缺爱,第一次家教就爱上了基宇。
随着基宇站稳脚跟,转而给朴太太介绍妹妹基婷给多颂做美术家教,然后基婷使手段让司机被开除,基宇设计一套完美流程,让爸爸基泽成功成为朴社长的专职司机。然后基泽一家人使出“水蜜桃”让保姆过敏,伪造成肺结核症状被开除,这时母亲就成为了新人保姆。
基泽一家人随着朴社长一家外出庆祝多颂生日,旧保姆突然到来,揭开地下差点惨遭饿死的丈夫,开始剧情反转,一波三折,基泽一家人露出马脚。于是两家“寄生虫”开始抢夺蛋糕,开始了几次冲突和打斗。为什么他们两家人不会合作呢?合作共赢,可以一直寄生,但是人性是自私的,你不能来抢我的“蛋糕”。这也是格局和认知所限制,富人经商都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看破不说破”。
然后朴社长因为大雨返回,基泽一家人躲在桌子下面听见朴社长对他们一家人“味道”的鄙视,是一种经常挤地铁的让上流社会作呕的味道。基泽一家居住的半地下室被大雨淹没,无家可归,寄住在体育馆。第二天大晴天,朴社长决定在家草坪上庆祝小儿子的生日,基泽一家人因为家教,司机,保姆在参加人员之列。基宇准备抱着“财运石头”去干掉前保姆,结果前保姆死了。冲出来前保姆丈夫用“财运石头”砸中基宇脑部两次,基婷被他刺死,多颂被他吓得晕厥,而他又被基宇妈妈干掉。朴社长命令基泽开车送多颂去医院急救,而不顾基宇基婷生死,掩鼻拿钥匙的样子,让基泽受不了。基泽把朴社长刺死了,后来基婷死了,基宇病好了脑袋有问题,基宇妈妈正当防卫被执行缓刑,基泽躲在地下室生活不见天日(这可能是基宇的想象)。影片结束了.......
这部电影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都会存在的阶级差距,电影以“味道”,还有居住环境,吃住行,教育理念对比强烈。即使穷人寄生在富人家,但是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不会改变,比如前保姆端的水果盘都是进口水果,而基宇妈妈端的水果盘都是很普通的水果。
朋友说理解不了电影中基泽为什么要杀害朴社长?很多影评分析了很多,都是层层升级的阶级矛盾引发的,女儿要死了,儿子受重伤生死不明,妻子在做反抗,朴社长只顾让自己开车送多颂去医院。我说因为基泽被阶级层次受到的鄙视,三观扭曲了黑化了。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是无法理解扭曲的三观的。
大学本科毕业时遇到的一个房地产老板演讲说:“人无贵贱,但有高低之分”。我出来工作算是理解其中的一部分含义了。很多城里人回农村是不会在农民家里上厕所的,这也影射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人要靠自己改变命运,突破阶级固化斗争的矛盾确实很难,但是也不能扭曲三观,犯下不可饶恕的杀人事件呢。最基本的善良还是要的!这部电影引起了阶级等级之分的共鸣,拍摄视觉效果也很不错,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只是想试着写一下感想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