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突然开始反思最近的写作方式
发现出现了这些问题
1 花费极其大量的时间。
2 定的主题过大,被主题牵着走,无法控制篇幅
3 总觉得需要写的更好,但却忽略自己内心真实想写的东西。
4 缺乏生活化的案例,抽象理论多但接地气的实际案例不够丰富
这两天重温了武志红的心理学专栏,才突然意识到,我可能过于在乎于外在评价体系了,导致写作的时候没有太多愉悦感,而越来越倾向于完成任务。
内心的评价体系总是会不断开启,总会在写作的同时在批判自己的书写内容,耳边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这句话这样表达不对,这个数据不准确吧,这样写没有人会看的!”。
过多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来自于对于外部评价的压力,也就是说,自我的内心可能过多的把简单的写作定义成了一件非常功利的事。
而现在的我反思后觉得:写作首先应该是自己学习成长的事,其次才可能是对外功利的事。不应该让其成为自我学习的负担。
思考后我发觉:
也许我可以从我每天看到的小事入手,多花时间在具体事物的践行上。从日常生活和真实的人身上去找到那一点一滴的洞见。当然,依旧会更多的以商业和投资为主。发现另一个不一样的商业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