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迟子建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迟子建

作者: 小柒向前冲 | 来源:发表于2021-02-06 10:22 被阅读0次
迟子建

    迟子建,生于漠河北极村。中国最北的小村子,我却莫名地羡慕。生于江淮大地的我,真的找不出极富特色的名片来,前几天《航拍中国》之安徽,也没能找回一点骄傲来。

      我大学一个女同学,公认的才女,和我一样的年纪,已经参与大连市的中考命题工作,已经可以给全市的教师做培训。她生于大连,却常常在她的文字中很多次表达对家乡的憎恶,憎那寒冷天气,恶那贫瘠之地带来的文化贫瘠。她一直以“金陵女儿”自称,她骨子里爱的是底蕴深厚的南京。

      然而,读迟子建的散文,我感受到冰天雪地下的温情,深山老林里的文化。尤其,在她先生意外离世后,她文字里悲伤让人想去给她一个拥抱。也是在那个阶段,迟子建才情爆发,创作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还读过《白雪乌鸦》《群山之巅》,可怕的是,我居然全忘了。

        在刚过小年的今天,看了关于她的纪录片(拍在小年),真巧。看到她回到故乡,在雪地里肆意地滚来滚去,看她快活地把雪撒向空中,看她指着姥姥的园地溢出甜蜜略带悲伤的幸福。真给人带来一种幸福。又跟着回忆一把童年。童年的幸福在于那些物,虽物是人非,在于那些人,虽人来来往往有的已别,在于那些事,也点点滴滴被淡忘。但那拼凑的星星点点,如从树叶的罅隙中漏出来的阳光,现在身上也是暖暖的。

        现在一人独居的迟子建,期待着自己有更优秀的作品,遇见幸福的晚年。期待着在自己七八十岁的时候,还有机会给老母亲带件礼物。也正如我想,我的父亲年过古稀,希望 他能久久地在家长陪着我,等着我。只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只有牵挂的人在,你才愿意一次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看毕,我忍不住跟婆婆聊起了我的小时候。一半苦难,更多幸福。我的童年伴随着母亲疾病缠身,因此她的坏脾气我承担了一半。曾经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我现在感谢她,也理解了她。她给了我生命,让我更加地勇敢、独立。每一次经过小园地,那座矮矮的坟墓给我平静的力量。我每一次都会悄悄在心里跟她对话,我结婚前一天,我带着先生第一次去扫墓,我带着女儿介绍躺在里面的是姥姥……

      故乡的一切,在我看纪录片时,一点一滴被唤醒。我的故乡,在故乡度过的童年,令我幸福并骄傲。

      以后要继续阅读迟子建,她是一本优雅智慧勇敢的书。

   

     

相关文章

  •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迟子建

    迟子建,生于漠河北极村。中国最北的小村子,我却莫名地羡慕。生于江淮大地的我,真的找不出极富特色的名片来,前几...

  • 迟子建的文学故乡

    01 阅读《评课到底评什么》P43—50 收获:一切的文本,一切的人,都具有内在的、也许是强烈的人文特性,而这一点...

  • 大作家的特质

    这几天继续观看央视9套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除了看到贾平凹,还有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他们都是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 迟子建的文学的故乡

    看《文学的故乡》迟子建 看迟子建这一集,是最没有那种仰视感的。迟子建就像一个邻家姐姐,在屋子里摆上各种漂亮的花儿,...

  • 2020年9月18日 《文学的故乡》观感

    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终于开播了,耗时两年的时间拍摄,集结了莫言、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阿来等六位...

  • 迟子建的文笔真的绝了,真后悔现在才读到

    书名:“迟子建散文典藏”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迟子建 类型:文学、经典 ~~~~~~~~~~ 关于迟子建...

  • 故乡的月饼,迟子建

    中秋节是一定要吃月饼的。那时商店卖的月饼只有一种,馅是用青红丝、花生仁、核桃仁以及白糖调和而成的,类似于现在的五仁...

  • 文学的故乡

    最近看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回到六位重量级作家的故乡,去重温滋养作家文学的土壤。 莫言、贾平凹、阿来、刘震云、迟...

  • 认识迟子建---和她文学的故乡北极村

    一大早,在床上看完了记录片《文学的故乡》迟子建篇,虽然有些内容,在她的作品中曾经读过,但生动的画面,随着摄像机的镜...

  • 读《别雅山谷的父子》

    (一) 虽然这是个学文学史时,经常会听到的名字。 但这是我第一次读迟子建。 (二) 我不了解迟子建的人生经历,不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迟子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vg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