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此例就是讲人性的同理心,因为人会结合自己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经历,体会到他人的亲情人伦的情感。
而事实上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很难对他人的感受做到完全感同身受。
每天这个世界上都在发生悲剧惨案,媒体每天都在报道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原因去世的人。
我们每天上班上学路上浏览到这些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新闻,只是从眼睛捕捉到信息传递给大脑解读就终止了,不会产生难过怜悯的感觉。
对于无辜的人不幸无动于衷,并不说明我们冷血无情。
而是因为我们不认识,也不了解发生悲剧的人的故事,很难产生心理共鸣。
比如马航失踪的消息传来,一开始大部分人是持好奇飞机失踪的原因,并不能体会到当事人以及家人的痛苦。
当开始搜救工作,这些当事人的家人陆续在媒体前面露面,他们的家人每日以泪洗面的等待搜救结果,每每面对采访哽咽难语,我们这些局外人看到这里才开始为逝者祈福,为逝者的家人惋惜。
就像读一部小说一样,我们在书中与主人公相遇,了解他的品格兴趣爱好,知晓他的梦想,也见证了他的爱情。他就如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在他身上倾注了关心情感,为他成功得意欣喜,为他失意受挫难过。所以当主人公的结局是命丧黄泉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痛心,甚至就如主人公真的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里一样,因为过于悲伤而失声痛哭。
现实中的人同理,只有当我们了解这个人,对他的生平清楚了,才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感情。
比如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跟不上的时候,为了征求社会更多关注这个问题,如果只是写一篇文章,发几个口号,肯定打动不了多少人。
而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拍出来以后,一下揪住了每一个看到这张照片的人。
女孩双眼炯炯有神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每个看到这张照片的人内心受到触动,都愿意对山区教育起到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无所知的路人,惨遭不幸,我们只是见惯了惨剧的观众。
当这个不幸的路人,我们开始对他有所了解,我们内心的悲悯之情才一点点唤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98034/16fac5195a9350d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