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水中心小学——黎鉴贤
今天很荣幸再次在一个学习群中听到吴洪健老师分享她的课程。自从上次在青椒学习群中听了吴老师对心理教育课程后,我就在自我反省。
我任教的一个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由一年级就一直开始跟着我直到现在。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是一群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我被分配带这班时,我便听到有议论的声音说“我班上的有几个学生是特别调皮捣蛋难搞的”,听到这个消息之时,我就觉得震惊,难道我教的班级上真有这么一些小捣蛋,他们会不听教师教?开学了,我接手了这班。开学那几天,我觉得孩子们都非常地听话,很乖,就像是一群群小绵羊,萌萌哒。感觉不像议论中的那样。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的本性显露出来了,班上确实有几个小捣蛋,上课的时候总是坐不住,喜欢和别的同学聊天,可是经过我的良苦用心教育以后,他们改变了很多,各方面都在改变当中,特别是小麦同学,他很喜欢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小陈同学很积极做劳动,我就按照这样的一些小亮点,安排班级里一些事让他们帮管理,他们也做得很到位,把帮上管得井井有条,还多次荣获校里的文明班级呢!一转眼,孩子们就上到了三年级。开学的一个星期后,我发现大部分的男生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不知道这些转变对他们来说是好还是坏?班上共有24名男生,至少有一半男生的学习思想已经开始懒散,不然就是开始出现厌学的情绪。难道就因为一个暑假,他们两年培养出来的良好习惯就要被破坏掉吗?发现这些苗头之后,我想到的是跟家长沟通,了解情况,这个暑假他们究竟在家做了什么,竟然让孩子变得如此之快?通过了解,大部分的男生家长都说,假期这么长,孩子不是出去玩,就是在家整天看电视,再或者就是玩手机,打游戏(玩王者荣耀)。家长也要忙于工作,也没有时间去管理,就放任孩子自己去玩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太震惊了,之前给孩子做得一些思想工作和暑假制定的计划全都磨灭了。跟家长聊完以后,我就一一找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这段时间的生活,然后针对这个星期的一些学习生活,给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工作,还给他们提出要求。孩子们口头上也说了自己要改变,可是坚持不了两三天,他们就又重蹈覆辙了。就这样反反复复一个学期就结束了,他们本学期的学习生活让我太失望了,特别是经历过期考之后,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心里满是痛心,恨铁不成钢。对于孩子们的表现,我最看重的不是他们的成绩,而是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不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那么他们对人生会认真吗?
我也理解三年级是一个新的开始,孩子的开始有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科目也学多了一科,思想上也有有所转变,但我从未想过他们会变得如此之快,有的家长都意料不到自己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经常和老师交流方法。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严格的老师,每一次学生犯错误,我都会对他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然后让他自己进行反省,最后跟他进行约定,日后要怎么做,如果做不好,就要接受自己做出的惩罚。(做劳动,帮老师擦黑板等)这个学期下来后,确实有一些同学慢慢地开始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了,并且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也很认真对待生活,经常帮家里分担一些家务。但有个别学生,不知道是不是我平时对他的要求高了,或者是我对他的批评严重了?他一点都不在乎,永远保持着懒懒散散的态度,朋友般聊天。苦口婆心地说都打动不了他,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不是我没有从学生的心理位置看待问题,还是我做的不够好呢?”
要想一个学生变优秀,那么一定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上次吴老师的心理教育课程分享之后,今晚我将继续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我的教学之路。
听《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有感通过今晚的语音直播,我觉得在学习当中,有几点习惯必须要让学生重视起来,并且一定要养成,这样对他后面的学习之路有很大的帮助。
一、倾听习惯
“听”,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之一。在我们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身在就教室,心在外”。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课后的检测中总能出现是是而非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则是:上课时倾听习惯不好。倾听能力差必究会导致执行能力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师生之间。一方面来自于老师,老师的课堂设置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导致学生所身在教室,可心里却不想听,不愿听。另一方面来自学生自我,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听着听着就“跑神”了,就不耐烦了。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从学生心理出发,深入研究教材,运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并结合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控和调整。与此同时要关注课堂倾听的效果,及时纠正倾听中出现问题的学生的错误。使得教与学协调一致,尽量减少教师讲了多次,学生依旧不会的现象。倾听习惯的培养还需要教师设定专门的倾听训练。可以利用听与说,听与写,听与读相结合的办法,结合课堂内容,设置专项训练期以达到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目的。这也提醒着我们,在与学生沟通交往中,也要倾听学生。这样我们两者互相尊重倾听,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阅读习惯
“读”,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之二。读书好,好读书。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学生其实不会读书。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并不会读书。读书应具有两好的行为习惯。一要有喜欢读的习惯,每天能自觉阅读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唯有喜欢阅读的人方才可能越来越博学睿智。二是要有会读的习惯,要有读书则动口,读书则动笔,读书则动眼,读书则动心的好习惯。古语有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许多学生读书的时候没声音,读书的时候不动笔,读书的时候心不在。读了半天的书,一个字也没看进去;背了半天书,一句话也没背着。而且他们是口读心不读,我们看见他的嘴巴动了,其实他们只是在动。我试过很多次在早读课,巡堂时不经意地站在学生的侧边,想聆听一下他美妙的读书声,可是没有声音发出来。针对这中现象,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成立“读书苑”“墨海飘香”栏目,分期为同学推荐名篇佳作;可以制定班级读书规划,利用学生力量成立班级阅读专柜,并陪同学生定时阅读;可以利用晨读课的时间,教会学生正确的、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与此同时,课前的预习中,教师应当适时布置预习内容,预习中读更为重要,处了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让学生选取自己所喜欢的批注方式,例如“情感式”、“补充式”、“赏析式”、“疑问式”等等,对所预习的内容进行阅读批注。藉此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好习惯,指导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出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写作习惯
“写”,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之三。说到写作,是学生烦恼,老师揪心的问题。在我们的每一次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每次一让写作文的时候,很多的学生都表现出一副愁眉苦脸很抗拒的模样,每次收缴上来的作文批改时都是让老师苦恼的时候。学生的作文不是言而无物,就是语言凌乱;不是无病呻吟,就是言不由衷;不是空洞乏味,就是味同嚼蜡。更有甚者,每次的作文都不是原创,每每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打开电脑复制粘贴,不然就是依靠作业帮去写,静心思考后,我觉得是我们教师将作文教得太枯燥,包括我在内,让学生在反复的作文训练中只学会了模仿应付,失去了作文训练的真正意义。记得之前听别人说其他学校有位老师,平时上课期间注重基础,忽视了作文教学。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的作文写得不好,影响了整体分数。于是假期中布置的作业为:每三天一篇作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每三天一篇300字作文。试想一下学生有那么多的材料写吗?写到最后,写出的内容有实效吗?长此下去,学生还有些作文的兴趣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作文的训练中一定要讲究实效,训练的次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要带动学生去学会积累,积累的素材越多,学生所写的内容就越充实。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动笔,例如“小随笔”“名言卡”“心语”等等,让学生在平时的“点滴”中积累出将来写作的“江海”。要想作文写得好,我觉得还可以采用一种课外课堂。如果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堂之外上,比如写景写物这些,可以带孩子们在校园内观察,让他们先观察再一起讨论然后再一起说说,老师也可以及时补充一些知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说的能力,还激起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在课堂的最后,吴老师还跟我们一起互动,各位老师将自己遇到的一些困惑提出来,然后吴老师给我们一一分析解答。这堂课真是受益匪浅呀!
听《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有感听《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有感 听《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