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与苏轼的对话——我们怎样引导孩子进行科学

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与苏轼的对话——我们怎样引导孩子进行科学

作者: 薄洋洋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2:33 被阅读0次

    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与苏轼的对话

    ——我们怎样引导孩子进行科学的探索

    一千年前的苏轼老先生,估计怎样也不会想到,在千年之后的21世纪,一群清华附小六年级的小学生成了他的朋友圈,运用最流行的大数据对他的生平、经历、文稿、生活等扒了个底朝天,同时对苏轼在21世纪可能产生的文学、旅游等商业价值做了更好的延伸和探索。

    一时间,舆论如潮涌,此事件成为2017年一大网红。清华附小的孩子们也成为年度傲娇,成了众多家长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当然,各种意见、甚至质疑也刷屏不断,比如,这是不是小学六年级孩子的真实水平?这是不是揠苗助长?孩子到底该不该这么早接触数据分析?算不算数据分析?有没有技术含量?是不是阶层固化的体现?教育资源差距太大了,会不会寒门再难出贵子?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精美的图片、详实的数据、精准的分析,后面一定隐藏着很多家长艰辛的付出和“军师”老师们用心的指导。至于孩子在里面做了多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确实无从考证。随之而来的众多的小学和教研系统、甚至商业纷纷效仿,面向小学生开展各种小院士的调研、评奖。我和六年级的儿子也加入其中。

    儿子在西城某重点小学读书,因为平时喜欢阅读、思辨能力比较突出,被科学老师推选进入小院士的选拔。从老师通知,到孩子选定“德胜地区共享单车使用研究”,然后设计调查问卷、现场发放和填写、收集、统计、数据分析、成文,整个过程历经50多天。孩子收获颇多。第一,孩子自己动手制作调查问卷,第二,孩子自己选取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地点和目标用户,一对一去邀请用户帮助他完成问卷,中间还有和用户的沟通。第三,孩子根据老师的模板,自己完成报告初稿。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对整个项目的推进和统筹能力、跟陌生人的沟通能力、对电脑软件的操作能力、使用电子工具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最主要的是一通折腾下来,儿子现在做事情更踏实、更严谨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要符合科学的逻辑”。我想,用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去解决事情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家长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帮助范围的底线,放手让孩子去做,只给建议,必要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去帮忙,千万不要让孩子的成长、探索变成一场匆忙的抢跑或是家长的助跑。

    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纵观所有的评论,看到的更多的包容和鼓励。人们的认知在提升,大家的心态都开放、宽容了许多。我想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影响,互联网开放、包容、共享的特质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在逐渐提升、优化我们的认知。这就是时代的进步!期待更更优秀的下一代,期待美好的社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与苏轼的对话——我们怎样引导孩子进行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zp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