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看点社会热点
收起你的屌丝心态,小学生“大数据”分析苏轼这事靠谱!

收起你的屌丝心态,小学生“大数据”分析苏轼这事靠谱!

作者: 池塘之底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14:58 被阅读527次

    新闻链接:《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 还写了论文》http://news.163.com/17/1010/09/D0CJM7E20001899N.html

    昨天一大早,我就看到这则新闻,点进去粗略看完后,很快就关掉。之所以看得粗略,是因为在作为教育者的我看来,这算是一则比较普通的新闻,新闻本身,并没有能够冲击我的地方——当然,除了媒体的标题党:通篇看下来,这只能算是普通的数据分析,与我们现在所谈到火热的“大数据”的概念,其实并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当下的时代,数十亿人的衣食起居都与智能终端紧密相连,在我看来,只有基于庞大到海量的数据,和云计算强大到恐怖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才能称得上大数据。

    但无论如何,6年级小学生能进行这样的数据分析,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即便是这样的消息,就已经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许多网友的心态,还是相当酸的:

    在网易的跟帖中,被顶得最多的,就是网友“李云龙”的这则:

    “这如果是小学生独立完成的,打死我都不信,为了所谓的荣誉,你们到底做了什么你们心里有数!!!”

    然后,朋友群里也有了讨论,认为家长和老师代笔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周围的老师的小孩遇到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也的确有代笔的情况。

    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新闻里的事件,大概率上是真实的,家长或老师当然有指导,但具体操作,应该由小孩们自己完成。

    因为第一,这样的数据分析没你想象的那么难。找出苏轼所有3458首诗歌虽然麻烦,但并没太大的技术含量,找出里面出现的高频字词也是如此。由那些数据所引发的思考,仍然符合那个年龄段小孩的思维习惯。

    第二点原因,是因为作为教育者,我们做过****比这厉害得多的事情****。

    三年前,基于对于在线学习的一些思考,我和同校老师韦亮建立了一个名为“站在巨人肩上”的团队,并在学校开过几门课程。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所在的珠溪中学,这是一所偏远的远郊学校,无论是生源还是学校管理,都非常让人难以启齿,据我所知,去年学校的成绩,在这个远郊区县垫底。恶性循环之下,我们有着几乎全上海最差的生源,在九年级之前的学生群体中,大约有着三分之一的外来民工子弟,不能在这里参加中考的他们,大部分是要在九年级的时候回到老家的。

    而韦亮开的课程,是计算机编程,所用的在线课程,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浙江大学翁恺的C语言。

    一年过后,他班级十来个学生,有七八个通过了考试,获得了中国大学MOOC的认证证书。

    我认识其中的好几位同学,平时里,他们像周围其他的学生一样上学和玩闹,课堂上,也并没有展现出太大的不同。

    里面的王胜蓝就是一位外地小女孩,拿到C语言证书的时候,她读七年级,我还写过一篇与她相关的文章(胜蓝,还是胜男)。

    早先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所学校的七年级学生,能和浙江大学的学生一样通过大学C语言考试,有的甚至是以优秀的成绩获得证书。记得平日里老师们聊天,总有老师会说:“今年这届学生太差了!”

    然后,周围的人无不纷纷点头附和。

    但就是这么差的学生,能通过浙大的C语言考试!

    很多时候,学生本身的潜力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有的时候,因为我们枯竭了我们自己的想象力,降低了我们的期待,然后在潜移默化中,使这些原本应该青春飞扬,带有无限可能的小孩也学会了“自我设限”,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暗示中,连他们自己也或许认为:“我们今年这届学生太差了!”

    一年后,“站在居然的肩上”的课程开到了离珠溪中学不远的复旦附中的初中部。与珠溪中学相比,那里的生源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我在给孩子们讲座的时候,韦亮问了坐在他周围的学生,发现他们全都有过国外游学的经历。

    又过了一年,他们中的许多小孩,也拿到了浙大的C语言MOOC证书。

    但奇妙的是,在生源如此优秀的复旦附中初中部,考试通过率也在70%左右,这个比例,居然和珠溪中学大致相同。

    很多时候,我们总把那些离我们遥远的事情,或是难以理解的事情归类为不可能,我们总认为很多东西的背后,一定有黑手和潜规则,这是彻头彻尾的屌丝心态。

    有的时候之所以做不到,之所以不能成功,只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设限,以及在这些影响下,对小孩本身的限制。

    在看新闻《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的时候,我关注到一个小细节,孩子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远不是一帆风顺:

    “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另外一个网站……”

    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们的报告当然不能算是完全的独立完成,网友”李云龙“的看法似乎也不能算错。但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小孩的学习是习得性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家长的推动指引非常重要。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遇到困难时,教育者方法上的指引,尤其有帮助。告诉他们哪里能找到答案,要远强于告诉他们答案。正因为此,很多时候我都鼓励学生用百度来解决问题。

    面对困难,懂得向合适的人寻求帮助,其实也是成长的表现之一。

    而最糟糕的方式,是作为父母的你什么也不做,然后寄希望于孩子自己搞明白一切。这样的家长,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太多传统文化中“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影响,要知道,即便是“生而知之”的方仲永,没有相配套的后天的教育,最后也只能“泯然众人”。

    做教育者到现在,我坚信的是,与其他小孩相比,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并没有太大的智力优势,他们之所以会表现得更优秀,与他们背后父母教育的观念有关,与他们父母的培养、激励、推动、引导有关。

    这就好比珠溪中学的学生如果能够得到好的激励推动,引导培养,也能在某些方面做到和复旦附中的孩子们一样优秀。为人父母的,最不好的心态,就是当其他父母努力利用自己手中的一切为孩子创造好的教育条件,并获得一定收获的时候,你不反思自己所做的不足,反而一味地抱着这样的屌丝心态:

    “这如果是小学生独立完成的,打死我都不信!”

    其实你相信或是不相信,对他们而言都没那么重要。而且,大概你不明白的是,小学生的学习,相当比例都是在教育者(包括老师,也包括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指望小学生独立完成所有任务的想法,实质****是****在希求不劳而获。

    当然,我虽然赞同父母在教育上投入资源——特别是陪伴和引导推动,但也不得不承认,眼下的阶层差别,使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从而使阶层进一步固化。

    至少在我的眼里,外地民工女儿王胜蓝通过浙大C语言在线课程并获得优秀成绩的难度,要远远超过清华附小这种名贵子弟学校的孩子们用所谓的“大数据”****来****分析苏轼诗词,而且****这两件事****背后的意义和荣光,更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但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清华附小以及清华附小子弟背后的资源。即便我们的孩子做出了更了不起的事情,但也基本无人知晓。王胜蓝的故事,也伴随着她因不能在这里参加中考回到老家而黯然消失。

    她后来怎样,我也不再知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收起你的屌丝心态,小学生“大数据”分析苏轼这事靠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xo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