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语文的尊严》

作者: 心如柔水 | 来源:发表于2024-05-12 23:03 被阅读0次

读完于漪老师《语文的尊严》这本书有几天了,直到自己快要忘记的时候才匆匆下笔,其实根本就是惰性的唆使,还为自己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好让自己的懒惰下得来台。

2017年我也写过一篇文章《我一直教着无用的语文》,谨以此篇致敬把青春奉献给语文却又被别人不理解的同行们。想那时字里行间还多少有点抱怨,记得当时也是有感而发,语文的存在遭到了质疑,说者脱口而出,听者受了内伤;脱口而出,说明一点就是这个想法根深蒂固,潜意识中不容置疑;听的人不好当面与之理论,因为知道理论也是自寻烦恼,你不会给一个不明白事理的人讲明白道理的。

今天再提笔,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和自信。这些是时间给的最好的礼物,是母语给的最优渥的条件,特别是读了于漪老师的文字之后,更让我的内心升腾起对语文学科的敬仰,着实庆幸自己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清醒地认识到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爱自己的民族就应该热爱母语,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母语的盛衰,意味着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盛衰;母语被粗暴地对待,扭曲变形,实际上是对一个民族心灵的直接挫伤。”

但是分数至上的现在,似乎很少人认同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观点,其实它淳朴到骨子里,低到尘土里,希望它落地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根深深地扎入泥土牢牢地立在天地间,枝叶在风中伸展汲取日月雨雪风霜露,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面猎猎的战旗,在风中吟唱。

抑扬顿挫,平仄相合,吸引孩子们驻足流连。那就把语文课的窗户打开,引进八方春风,沐浴孩子们的心灵。以教材为载体,载孩子们在一江活水中畅游,不要企图用你一己思想禁锢孩子们理解文字的自由,自由思考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砺,也是你了解孩子们认知水平和价值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所以你可以引导,但是千万别专制。这确实是语文学科的大忌。

我们好心做着与语文学习大相径庭的事情,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学生。不如说成一切为了分数。扔给学生所谓的众多“万能钥匙”,似乎是每一把都能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高分的大门),其实不然,读不懂文本不知其然,如何知其所以然呢?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我们又不给予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锻炼,所有的一切就是本末倒置!何不返其本?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以她为傲,与她同呼吸共命运,让语文(母语)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那就得让语文的魅力四射。

用文字文学之美吸引孩子。不会有人不向美与善的,除非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被无情地剥夺了追求真善美的权利,我还是相信他灰暗的心底还是会深藏在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语文课有幸与美为伴,只要我们胸怀育人理念,目光高远,就会自觉地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在字里行间发现美,领略美,鉴赏美。从而崇尚美,创造美。

那些璀璨到骨子里的文化精髓,沤在时光的长河里,没人花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打捞。于是有责任心的专家学者,韦编三绝,焚膏继晷,呕心沥血帮我们整理成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课文字字“椎心泣血”,句句“扣人心弦”,篇篇“惊世骇俗”;课文背后的作者个个是学界的翘楚,有的不仅仅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仅仅通古博今,融贯中西;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燃烧的人格魅力,是后人无可企及的高峰。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上的不只是字句篇章,我们解读的是人生百味,我们是在潜移默化中让你变成一个丰富又优秀的人,从内到外让你散发出的无敌魅力。

凭语文老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孩子。这种魅力有外在的张扬,更有内在的修养。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想开启学生的智慧,打动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主要手段是语言。 

这种语言不是哗众取宠的肤浅,应该是规范的、清晰的、有温度的;这种语言不是生拉硬拽的古板,应该是智慧的、幽默的、有启发的;优秀的课堂语言能牢牢地黏住学生的注意力,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既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又让学生感到关心、谅解、尊重、真挚、友好和信任。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明确地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率。”

把自己的心交给文字,才会引学生入胜。语文课本虽薄,承载的是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的社会更替、人生感悟、思想结晶;三尺讲台虽小,演绎的是对文学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热爱。也就说老师开口之前,自己对文本应该有“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的过程,要把文本从厚读到薄,把自己的思想从浅到深又从深到浅的过程。全方位无死角地与文本对话是不可能的,不过还好有几十个学生,你或许会获得几十个角度和机会重新认识作品。

于漪老师说语文老师要有点汉字文化、经典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有点文化素养,可以杂,但要杂而有章。我常常不安于自己的孤陋寡闻,惴惴于自己的现状,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执着地维护着语文的尊严。其实只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打理一片净土,上面种满希望和美好,让学生有机会获得一种文学的生活和诗性的智慧。你要知道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那就会明白作为一名教育者的使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职责。

恰巧哪个故事,哪首诗词,哪一个人,哪一句话偏偏注定影响了你的后半生。其实你出走一生,还是没有走出语文。你离开很久想起你的语文老师的某一句话、某一堂课,你眼底湿润心里开花。嘈杂平淡的生活,就此多了一个温暖的地方,抚慰疲惫。

这就是语文的尊严。不仅仅是眼前,还有后来的后来。

相关文章

  • 唯有自我 方有尊严

    唯有自我 方有尊严——读窦桂梅《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有感 窦桂梅老师声名显赫,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圈,其声名...

  • 用实力给语文以尊严 ——读于漪《语文的尊严》有感

    第一次看到《语文的尊严》这本书就喜欢上了它,从形式到内容都让我爱不释手,感觉这是一本按照畅销书的标准和要求做出来的...

  • 语文的尊严

    于漪老师当选为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先锋人物,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倍感自豪,自豪她让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写进了课程标...

  • 2022-01-25

    作家刘瑜说:“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是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那么,我想说,“语文教师的尊严是向着理想的语文课...

  • 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废除拼音和星期及数字的倡议

    捍卫汉语尊严,捍卫母语尊严,捍卫中国尊严,捍卫中国教育尊严,保卫中国教育阵地,抵制西方文化渗透,还中国语文和教育一...

  • 【原创】茶花的祭奠

    ——读《茶花女》有感 不论爱情之路多么坎坷,她从未失去尊严。 ...

  • 原创诗歌:《为了尊严》

    (观电视剧《吕不韦传奇》有感) 为了尊严 你宁愿把大量的钱花光 也不愿损坏自己的形象 · 为了尊严 你宁愿饿肚子 ...

  • 读《语文的尊严》(二十五)

    教师是谁?教师是干什么的?言辞很犀利:“我们用那点专业知识炒了一辈子冷饭,反反复复地对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宣讲,没有创...

  •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论孩子的尊严 ————家长学习有感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1...

  • 读入学早知道有感

    书的封面这句话让我很有感悟:“让孩子有尊严地开始其学生生涯”,这正是现代教育培养真正有能力、有尊严的“人”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感《语文的尊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au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