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

作者: 大雁南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21:41 被阅读77次

    今天,学校数学工作室讨论交流了“除法”的概念要如何建立。交流中,我们一致同意以下观点:

    1,要在孩子初次接触“除法”概念的时候,让这个概念刻画到孩子的脑海里去。唯有理解了“除法”概念的两种形式,“等分除”与“包含除”,对孩子以后用除法解决问题会有很大的理解作用。

    2,建立这个概念,要重在让孩子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分”,在操作中慢慢熟悉,逐渐感悟到分的结果与乘法口诀是有联系的。

    对于“包含除”,由文字到图形再到除法算式,我提出这样的见解:过程转化的太快,缺少中间的一些环节,孩子的思维或许会断层。能否在图形――除法等式之间加上由总数不断的减去“同一个数”这样的过程。加这个过程的思考有两点:

    一是建立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除法是减法的特殊简便的记录,对应着乘法是特殊的加法。让孩子感悟到除法同乘法一样,是基于我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激发需要是一种很好的激励策略。

    二是让孩子更好的了解什么是被除数,什么是除数。尽量让孩子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

    有12个球,每3个一份,可以分4份。除法算式为:3÷4=12。(班上就有这样错误的孩子。)

    我们分的时候,是从12开始分的,每次去掉3个,就是减3,一共减了4次。因此,依着顺序来,先写12,再是除以3,结果等于4.

    这个观点有反对的,也有赞同的。赞同方的理由大致同我的观点相类似。

    反对方的理由是:

    把除法概念的教学弄复杂了,本来,除法概念的建立就有点难,现在又把减法加进来,孩子有点难接受。再说了,除法的意义不是从减法中来的,而是“等分”与“包含”。只要,从图形到数学语言就可以了――简单,高效。

    比如:12里面有(4)个3,用数学式字表达就是12÷3=4.让孩子记住这个转化就可以了。

    由此,我们想到,是否可以这样:找两个班情大概相同的班,一个班加这么一个过程;另一个班不加这么一个过程。下课后,进行测试,收集数据,利用统计来分析……

    另外,个人课堂上,为了让孩子对“包含除”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脑海里有画面感。我要求孩子们看除法式子画图,见下图:

    研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bw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