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Chan——青少年成长导师,10年国际教育专家,对比研究中外教育及体验教育,倡导“在经历中成长”。
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43篇
两岁半的鹏鹏在专心搭积木。他想搭建一座“房子”,可每次还没搭好,“房子”就不幸倒塌了,鹏鹏很伤脑筋。让鹏鹏更伤脑筋的是,爷爷和奶奶总是不停地“骚扰”他。“鹏鹏,你回头看奶奶一眼。”“鹏鹏,给爷爷拿瓶牛奶吧。”“鹏鹏,来,喝点水。”
这是邻居家的一幕,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每次看到、听到,都暗暗为孩子感到生气,更为大人感到惋惜,因为大人并没意识到,他们正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孩子专注力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品质,对学习速度、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拥有良好专注力的幼儿进入小学之后,能够更快地适应角色变化和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若孩子注意力涣散,会导致认知效率低下,自主学习力难以发展,这样就令家长们头痛不已了。
《颜氏家训》有言:“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也就是说,幼年时期是培养儿童专注精神的好时机,长大之后,思维容易涣散,再想培养专注力就困难了。因此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
家长怎么做?
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即便那些被认定为专注力很差的孩子,在某些情形,如玩电子游戏时,也可以一玩几个小时。为什么孩子玩游戏如此专注,做别的事情就会三分钟热度,注意力涣散呢?问题出在大人/家长身上。
孩子好奇而投入地玩,是件好事。“搭积木”这样的活动,本身就是幼儿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活动正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好机会。大人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打扰他们。
尊重与理解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需要成人站在幼儿的角度,懂得幼儿的心理,理解幼儿的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速度与程度,给予幼儿真正需要的——既能满足其当下发展的需要,又能服务其长远发展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语言的力量
最初孩子可能还不会精力集中的做事情,TA不知道身边的工具该怎样使用,东戳戳、西戳戳,就是没法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言语的鼓励与引导了。
比如,我陪我家儿子天天(1.2岁)玩“钓鱼”游戏时,先鼓励他自己去玩,第一次他空间感不强,钓不起鱼,然后会急躁,手乱挥。此时,我会示范一次,然后引导他再玩,当他能钓起一条鱼时,“宝贝,你真棒!”我鼓励他,他就会很开心,然后能静下心来,一口气把余下的六条鱼钓完。与孩子一起玩,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可以多用“你看,这里有一个洞呢!”, “我发现这些积木可以建一座楼房”“你能帮我找到绿色的纸牌吗?”……之类的引导语很自然地将孩子带入到活动中去。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培养起来了。
提高兴趣
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感兴趣的事,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要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首先就要呵护他们的兴趣。幼儿天性好动、好问,成人应当多多创造让幼儿接触自然、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的机会。幼儿在不断的体验、探索中更容易生发广泛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在操作、互动等亲身体验中进行,成人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刺激、强化,激发幼儿探索、认知的欲望与热情。
以身作则
有效的陪同阅读非常重要。家长要避免孩子在阅读时,自己玩手机或打电话,要留出专门的时间陪伴。在阅读方面,0-3岁比较适合图片化的读物,如画册。
给予鼓励
强化好的,喜欢的行为。
创造环境
在孩子投入地活动时不打扰他,若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家长可在旁陪伴、协助,但切忌给予过多指导。
感官训练
在两岁之前,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户外观察活动,观察地上的蚂蚁、树叶上的蜗牛,并提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去深度观察一些事物和现象,并把他们所看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进行视觉感官训练时,孩子所看的东西应该经常变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