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省中医院做完理疗,我沿蔡锷中路北行300余米,便来到蔡锷中路与湘春路交汇处东南方的共和广场,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䇯立于广场中央的蔡锷铜像,并游览了周边的浮雕等景物。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1882年12月18日出于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亲睦乡(今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十三岁中秀才,乡梓早有“神童”之誉。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蔡锷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后入上海南洋公学求学,并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学习。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等校学习,为该校“中国士官三杰”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训练新军。
宣统三年(1911年),擢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发起重九起义,使云南脱离清廷管辖。
之后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进行一系列改革,颇见成效。民国二年(1913年)被大总统袁世凯调至北京,仅任虚职,受其监视。
民国四年(1915年)设计潜出北京,并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起兵讨袁。他抱病出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在川南与北洋军鏖战。
袁世凯死后,蔡锷出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旋即因病赴日本就医,于民国五年(1916年)不治逝世,年仅34岁。北洋政府为其举行国葬,芳铭岳麓山。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蔡锷为革命烈士。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在一生“反清、抗袁、拥孙”,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并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被称为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因发起、领导了护国战争,当时及后世多视其为“再造共和”或“再造民国”之人,以 “护国先驱”、“再造共和元勋”之盛誉,名垂青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