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参与性景观》阅读收获

《参与性景观》阅读收获

作者: JAYFANforeve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00:55 被阅读0次

    推荐一本书《参与性景观》,张唐景观公司最新出品。

    《参与性景观》阅读收获

    才只看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极简,耐久和共享。

    极简。

    记得有个东大的学长说过,张唐其实没有自己的设计特色。现在看来,是有的,只是因为做设计就是在传承和学习,这是不可避免的。张唐的景观有明显的SWA,丹凯利那一脉络的影子。张唐景观认为,“对于景观来说,所有美的东西都包含着某种简单性”,“极简风格的设计要点或许在于抓住主要表达的东西,忽视其他可能会干扰主题的元素”。好像是高晓松说的,他说这个时代是一个缺真正的大师的时代,大师在那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地就把事给你说清楚了。还是比较赞同张唐的这种看法,设计整得过于炫酷和丰富,其实往往是制造了混乱的噪音,既没能很好地满足场地的功能需要,也没能塑造出一个真正触及本质的美的、有品质的空间。张唐举了一个丹凯利的米勒花园的例子,他说米勒花园里的那个经典场景:两排国槐,一个对景雕塑,这是绝大多数设计师都是学不来的,因为大多数设计师没办法排除干扰,往往都在追求所谓的创意和前卫。接下来他谈到一个我们如何去控制设计的“度”的问题。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做设计会过度设计或者设计不足,这都是因为我们学不会平衡,不知道怎样将设计平衡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点,就像有时候在ps里调饱和度一样,多一点太高,少一点太低,就是那个点的时候就是最妙的时候。极简要追求的是这个,后面又举了个佩雷公园的例子,也是极简景观的一个典范了,空间里就那几个主要元素:瀑布墙、12棵国槐树、一些椅子,这些元素每一个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缺了哪一个,或者换成其它的都不会太合适,因为它们组织在一起完美地满足了区域人群的休憩需要,观赏需要。后面又向我们介绍了彼得沃克的作品有很多的灵感都是从一些雕塑作品而激发的,比说说唐娜喷泉就是受《石阵雕塑》的影响。最后张唐总结了极简设计其实是一种极简价值观的体现,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倡导。我认为,其实很多时候更本质的东西其实也是外显的,只是因为我们丧失了很多感知能力,被我们给无视和忽略掉了。极简设计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帮别人找回久违的对生活的感动,去感知到事物中那些美妙的细节。

    耐久

    这一章,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个:谈论生态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尽量耐久,无论是一个水花园还是一片挡墙,修好以后可以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生态的根本。前几天去高淳区汇报美丽乡村的方案,一个城建局的领导就直接指出我们选用的一些材料的问题,他说我们这个美丽乡村建设,可能十年二十年就这么一次,你们给我选用的这些材料根本就撑不了几年,几年后肯定都坏了,赶快给我换掉。所以现在都大谈生态设计,一讲起来就是说要把河流整成咋样咋样,其实很多景观公司连这个最基本的选择耐久一些的材料意识都没有,还谈什么子虚乌有的生态设计。所以说,自己受教的一点就是:多理解材料的特性,多考虑景观的后期维护和耐久性问题。只有真正了解材料,才能在设计中将其放在应该属于它的位置。还有一点:一个功能“耐久”的设计,首先要有一定的“宽松度”。这一点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也就是空间的多义性,一个好的景观空间,可能从表面上看要足够简单(不要整得花里胡哨的),实际上要能提供多种行为的可能性。设计师很多时候会臆想,要塑造出怎样的一个情境出来,就像是电影一样,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场景,设计师自己会感动,但实际上,景观空间毕竟不是电影场景,景观空间应该让活动其中的人感到自由,而不是去限制,让人自己去和环境有各种可能的互动,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引导。这样功能就是耐久的,不会说场地利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有问题了,要拆掉重建,这样是最大的不生态。所以这个宽松度就是让空间具备功能上的弹性。第三点:审美如何耐久。张唐指出有很多设计都是在盲目地追求时尚,过度追求创新其实是浮躁的表现,一个项目要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审美上也必须经久不衰。景观的风格之所以会演变也是跟材料、技术的变革,还有社会价值的转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张唐建议设计师应该去聚焦于对技术的逐步改良或者是对材料的突破性应用,这被认为是设计创新的本质。这里插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周杰伦十几年前的音乐现在拿过来听,不会觉得很土很过时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杰伦在创作的时候本身就没有拘泥于时代,拘泥于风格,而是抓住了流行音乐的内核,其实主要我觉得就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古典音乐的功底,掌握了最根本的音乐规律和原理,所以他的音乐都是可推敲的,不像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同时代的流行音乐,大都在跟风罢了。音乐和做设计也是相通的,都得去抓住根本性的规律和原理才能做出真正好的作品,当然,审美耐久这一点真的很难做到了。

    共享

    这一章张唐点明了现代社区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实就是指的那些封闭居住区带来的问题,虽说好像是前年已经提出居住区开放化,但是事实是,这样“悠久”的习惯很难被纠正过来啊。社区孤立于周边的城市环境,就不能给城市活力做出什么贡献,居民之间的交流也被最大限度地压缩,居民之间也处于各自孤立的状态。还提到怎样能打造一个稳定的社区环境,今天这个时代,是人员流动最快最多的时代,社区成员大多都是一些租客,由于社区环境的封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也造成了社区成员对于环境的无视,大家都不愿对社区投入其它精力,这就不利于形成一个熟人社区,熟人社区其实可以让社区成员对社区有归属感,同时,社区成员的密切交流联系也会形成一种约束性力量,无形之中大家都可以相互监督,这样对所有人都可以形成一种行为规范,这样的社区会更有活力也更加温暖,但是目前的中国社会,城市中这样的社区是极少的。所以,张唐倡导的是一种共享精神,强调要用设计去连接人和人,鼓励人和人的交往,这样社区文化才会往善意、和谐的方向发展。另外,他们提到现在景观设计学有两个有意思的专项分支,一个是疗愈花园,一个是科普性景观。疗愈花园就是从医学、心理学角度,结合景观设计形成的一个跨学科的方向,我们可以做一个有针对性的景观,可能具体针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人群,让他们在环境中去调整他们的情绪,有一个更加正确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生活。科普性景观,宗旨就是在教育中鼓励、激发儿童的户外学习和玩耍,使儿童与环境的连接更活跃、更生动、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并开发他们的社会交往技巧,张唐景观已经做了不少这方面的尝试,都比较成功。

    只看了这三部分,先写这么多,哈哈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参与性景观》阅读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fq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