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长高是晚长”“父母高,孩子不会矮”“二十三还会蹿一蹿”“到不长的时候再采取措施”...这些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就带您正确认识身高,不错过最佳长高期。
老观念认为:孩子有“早长和晚长之分,二十三岁还能蹿一蹿”,这种俗话是不科学的。在过去由于生存条件差,人们营养不良导致青春期成长暂停,到了青春期后期出现补偿生长,所以有了“晚长”的说法。那么,现在社会,二十三还能不能蹿一蹿?
临床医学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在14-16岁的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都不可能再长高了。如果孩子的骨龄(骨骼年龄的简称)落后实际年龄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能是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
孩子出生第一年约长25厘米,第二年约长10-11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间,每年长高不少于5-7厘米,而青春期期间则每年平均长高不应少于8厘米。所以不能再盲目等待孩子“晚长”甚至是期待“二十三蹿一蹿”,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能等的,这是在与骨骺线“抢”身高。
因此是否晚长应由医生作出诊断,及时检查。通常是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通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测定骨龄,预测终身高。
在我们常识里,一个人的身高主要取决于爸妈的身高,身高是先天注定的。其实不然,父母长得高,孩子不一定高;父母个子矮,孩子也不一定就矮。
一方面,要看遗传因素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发挥;另一方面,是否能长到遗传身高,要看后天潜力是否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实际上人的身高仅有70%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其它30%是可以靠后天改变的。科学研究表明,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关键。正常发育的儿童,通过后天营养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心情指导、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改善身高。
总之,身高不完全由遗传决定,孩子可突破遗传身高,充分发挥后天潜力超过20%~30%很正常。
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的长高空间占去了全部长高空间的80%-85%,而青春期期间身高可增加20—25厘米,只占全部长高空间的15%-20%。通常男孩10.5岁、女孩9.2岁开始发育,发育的标志是女孩乳房隆起、男孩睾丸增大。早期,孩子性发育较隐蔽,一般家长极难观察到,若出现胡子和月经是人体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末期。这个阶段大部分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板)已经临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身高至多再长5-8厘米,有些孩子甚至只能增长1-2厘米。
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如果生长速率一旦掉队,将为终身高留下隐患,国外59%的家庭均选择在青春期前就开始干预身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