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教学生涯
我的教学生涯(25)

我的教学生涯(25)

作者: 潘鹏波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06:30 被阅读93次
    那些年带孩子们看的电影

    之所以选这部电影给学生,不为余华。

    《活着》是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剧情片。该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

    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我的教学生涯(25)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郭涛饰),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让春生到屋里坐。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好好的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最后,福贵说馒头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会越来越好。

    在影片中,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导演将福贵门口的那条“街道”作为了历史变迁的印证者。每次年代的转换,都会在转换镜头开始出现一个由同一角度所拍摄的街道画面。随着街道景物以及行人衣着等细节之处的变化,观众可以很容易的明白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时代特征。这样的转换方式虽然不能称之为十分高明,却是一种很简单很有效的表现方式。每一次同一角度街道画面的出现,都能使观众之前的心情稍稍平复,缓冲之后再投入到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之中去。

    另外,影片在很多细节的处理方面也是很值得人思考的。比如,福贵的儿子有庆死后,家珍在祭坟时把儿子死前的饺子和刚做的饺子都拿到了坟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两份饺子之间明显的差异,时间稍前的那份饺子明显已经有了脱水的痕迹;再比如,福贵女儿凤霞和二喜结婚前,二喜给福贵家画了一幅主席像。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观众们也能很明显的看出时间推移在这幅墙画上留下的斑驳痕迹。

    我的教学生涯(25)

    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和学生们说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是1+1大于2,也就是把很多现实中的人物的悲惨的遭遇叠加起来,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和渲染,把福贵的悲剧人生放大,再放大,就成就了一部经典的电影。

    为什么说我给学生看这部电影和原作者余华没有关系,那是因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余华是谁,只是觉得在大时代背景下写小人物的命运,这部电影的情节展现的非常的好,乐极生悲,喜泪交加,特别有感染力,同时也印证了一句话:文学艺术就是把社会人生的悲剧一层一层的剥开给人看,就创造了艺术的美。

    我的教学生涯(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教学生涯(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ib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