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时间
之前狂揽五项艾美奖的美剧《使女的故事》,在众多剧目中一直备受关注,如今第二季也已经隆重回归。
宣传海报人们关注它,并且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是有着很多原因的:
在当今这个微妙的世界上,反乌托邦剧《使女的故事》描述的压迫女性的恐怖世界,似乎离我们已经不远了。用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话来说,目前一切“变得更加可能。”
今年二月,美国亚马逊的畅销书榜单上,《使女的故事》的排名超越了《1984》。
上月26号,《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回归,相较于第一季,风评更好。
才刚刚更新两集,豆瓣评分人数就达到了2325人,评分也是一下子狂飙到了9.5
豆瓣评分同样的,在IMDb上也是高分走向咩
IMDb评分《使女的故事》是讲述女权在过去现在与未来走向的一部剧,
它的第一季在2017年4月26日于网络平台Hulu播出以后,一跃成为平台上首播观看次数最多的剧集, IMDb评分8.6、豆瓣评分8.8
剧中的定位在是未来,世界遭遇严重污染,人口出生率骤降,
美国部分地区在经历血腥革命后建立了男性极权社会Gilead,当权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女性被冻结资产、辞退工作,
所有的财产都会转移给与自己最亲近的男性,而女子本身被当做国有财产,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称为“女仆”,
被迫作为统治阶级的生育工具,女主角Offred就是其中之一,她周旋于统治者、统治者凶残的“妻子”、为统治者打理事物的年长女人“Martha”之间,
她想继续活下去,找到丢失的女儿。
在第一季中使女们穿着红色,象征出产时的出血,
身着红色的使女倘若有使女出逃的话,红色也更容易识别,
使女们没有自己的自由的权利,她们在被洗脑之后会被送到一些统治阶级男性指挥官的家里。
自己被要求过修女般清心寡欲的生活,而担当的任务却是为这些上层人物繁衍子嗣。
她们的服装标记不是普通修女肃穆、素净的黑或白色,
而是象征性与生育的红色,但是统治阶级指挥官的妻子穿着蓝色,象征纯洁,源自圣母玛利亚;
那些反抗或者藐视神权的人会被电击,并且割去右眼,
因为她们根本不需要眼睛,只是一个简单的生育工具。
对社会运作效率和秩序高低先后的病态追求,最终使文明成为了人埋葬自己的葬场。
这还仅仅是身体伤害,精神伤害才是压倒性的…
被同伴指责,被当作荡妇羞辱,迎接饱受羞辱后的死亡,
这是每一个起身反抗的人的最终下场。在殖民区,她们,那些敢于反抗的人会伴随着皮肤的大片大片剥落而死亡。
所以这到底是男人的集权世界?还是女性的同谋结果?
使女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在剧中都被冠上类似标号一样的代号,of起始,后缀则是她们负责服侍的那一位大主教的名字。
一个表示附属关系的of加上大主教的名字,显然她们已经变成了一个个的行走附加物。
秩序是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极权的标志。
剧中有个“受精仪式”,男女双方神情庄严、口诵经文、衣冠整齐地实现造人。
而姿势也是荒诞至极,使女躺在大主教妻子的怀里,挡在大主教和其妻子之间,
而大主教则和使女完成这个emm…神圣的“受精仪式”
全程三人哑然无声,没有性爱时候的呻吟,更加没有没有享受陶醉的表情,居然最后也没有大主教发泄的反应,
宏大的背景音乐和圣经旁白伴随着三人完成了这项“仪式”,
但是在使女生孩子时,正妻则会在一边痛苦叫喊,那种装模作样可以说是很神奇了,演的比使女本人还要痛感…
甚至说,在使女即将生产前,大主教妻子会坐在她的上方,假装是自己产下了胎儿。
孩子出生后会送到正妻怀里,而正妻也正在床上“虚弱”的等待着自己的孩子,其他人在完成前面的“助产”之后,这时候会围过来祝贺正妻。
《使女的故事》被视为是女权主义的文学作品。但是我认为女权即人权,
在作品中所呼吁的权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女性,这不应只是女性的抗争,这应是所有人共同的抗争。
只要女性还在社会中存在着被偏见歧视的现象,科技文化再发达、教育水平再高的社会终究只是一个处于野蛮时期的丛林社会性组织。
甚至在有一次“拯救集会”上,一个男人因为强奸了一个使女从而导致了该使女流产之后,被使女们集体处决。
一声哨响,使女们像一群发狂了的野兽呼啸而上;
又伴随着一声哨响,世界瞬间重归平静。
只留下了一具尸体。
这是压抑的本性的短暂性爆发,却是无比真实!
这部剧整体上使氛围显得压抑,让人感觉到无力回天却又被深深吸引在其中。
希望在被压迫的路上,我们不要做那个选择沉默的人,否则,在被奴役的路上,我们无人能够幸免于难!
媒体推荐
“尽管《使女的故事》是一篇自传体式的小说,但卷入这一整套秩序的不仅仅是女性,而包括所有人。”
——《澎湃新闻》
“但到了2017年的时候,当我们抵达未来的时候,这一切却离我们更近了,变得更真实了。这里面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
——荞麦(作家)
“《使女的故事》并不仅仅是对未来的黑色预言,更是一次对历史和现实的疼痛反思。”
——《观察者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