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不写就出局
习作二百九十六 - 聚合

习作二百九十六 - 聚合

作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7817 | 来源:发表于2021-12-07 16:16 被阅读0次

谈聚合就要谈发散,谈发散就要谈碎片时间。这个讨厌的老话题。讨厌是因为没有解决又必须解决,像一块粘在鞋底的口香糖,总是在恶心人。也许这是自己在恶心自己吧。

我的体会是,仅仅是在碎片时间做点什么,不让它过去--比如说名义上用手机学习--用处是有的,但是效果很差。小学都做过的数学题,白天爬上三步晚上滑下两步的青蛙,要多久才能爬到顶?这还是有持续向上爬的呢,不能持续的呢?

我忘了那个创造出“三上”名词的古人了--马上,枕上,厕上--不过,既然敢说自己在这样的时间还能用功,那他一定是触及到了碎片时间的高阶应用方式。这很难。我们都知道,连续工作四十分钟,和八个小时中每个小时工作五分钟,消耗的能量和能做出来的事情都不可同日而语。但如果能把位于不同时间段的碎片时间捏合起来......

连续工作,首先要把精气神聚合为一,来面对严酷的挑战。因为很多问题是,你不沉浸进去,根本就感受不到。所谓“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就是如此,他们根本就没有入门,你就算把问题摆在他们面前,也是不可能明白更不可能去找办法解决的。

聚合靠的是什么?前期可以靠外力。比如小学入学时教的各种规矩,那都是把你框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向外偏移的力量。高年级之后,这种力量会随着个人意识的逐渐成熟而退场。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找到自己内心的学习驱动力,会陷入很麻烦的境地。在成人之后,像这样的外力就更难以起作用了--这也是为什么“年过三十不学艺”的原因: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外力驱动着前行,一旦这外力消失不见,茫然失措反而是正常的表现。

内驱力,取决于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层次有多深,或者说你有多强的动力去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在此之前,需要立下志向。这种志向不像小时想当个科学家的志向那样直接而幼稚,而是一些更深的东西。就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已经完全脱离“求田问舍”的级别,到了“掀天揭地”的层次;他的动力,就不再是源于个人和家族,而是源自千千万万受压迫的劳苦人民。自行其道,无愧于心,只看这个立志,完全是历史上的大儒才具备的水准。

哪怕是只有这种程度百分之一的志向,也足以令一个普通人聚起精气神,来做成他想做的大部分堪称困难的工作;剩下那些,要看外部环境是否符合了。道家称“立志”,佛教称“发愿”,都有很复杂的仪轨操作来支持,但基本的落脚点,并无二致。

有个网站的口号,叫做“网聚人的力量”,这说的就是聚合。“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这个志向、这个愿景是不是真正能聚拢人心。团队之间的竞争优劣,从短期上说有太多变数,但长期来看,还是要考虑这个“共同目标”的高下不同。当然多人的目标比起一人的目标要复杂多变得多,这是领导者们必须慎重考量的。

天地总有逝去的一天,聚合也并不是永远。但以短短百年的人身,这一段时间已经是长得不可思议了。所以有时我会想,“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是不是也有些合理性?但既然生命还没有到达终点,就必须努力向前;毕竟生命和生活都是那么的可爱啊。

【2021年12月7日,春风作于竹风斋。正文1220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习作二百九十六 - 聚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ka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