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着惊海天》课堂实录(刘雪峰)

《一着惊海天》课堂实录(刘雪峰)

作者: 小鱼003 | 来源:发表于2021-10-20 15:23 被阅读0次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掌握依据标题提取信息、聚合句子研读的方法。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叙述中夹议夹抒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到“神舟”遨游太空,无不彰显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振奋着民族精神。科技的进步,凝聚着科学工作者的心血;大国的奇迹,由大国英雄一一创造。这节课,我们走进通讯《一着惊海天》,领略大国英雄创造大国奇迹的风采。

第二部分:解析标题初感知

方法引领:速读法,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标题相关段落,提取标题相关信息,可以在书中做批注。

“一着”指:                                     

为什么“惊海天”?         

“海天”是航母舰载战斗机的着舰环境,“一着”实际惊的是:   

小结:文章的标题很有特色,“一着”突出了事件震撼人心的力量,“惊”字表现出事件的非凡意义,“海天”画面感强烈,实指“参观的人们”,富有吸引力。提取标题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内容,快速把握重点内容。

第三部分:咬文嚼字品“一着”

方法引领:精读法,细读第19自然段,关注段落中的修饰语、动词、化用的诗句。

1、补全这一节文字,体会修饰语的作用。

            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        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        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            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        停了下来。

预设:这一段的修饰语为航母舰载战斗机的成功着舰的描写增色不少。“惊心动魄”概括了战斗机成功着舰时的浩大声势,“震耳欲聋”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疾如闪电”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是叠词,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安全与平稳,生动地写出我国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

2、从括号中挑选合适的动词,体会用词的精准。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碰、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钩)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前行)数十米后,稳稳地(站、停)了下来。

预设:这一段中的动词选用非常精准。“触”字有“碰”的意思,但程度轻,表现了舰载战斗机碰到航母甲板上时轻巧灵活的形态;“挂”字体现出舰载战斗机的尾钩钩到阻拦索后仍然有位置的移动,“钩”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滑行”表现出舰载战斗机撤去动力后,依靠惯性滑动前进的情形,“前行”一般指人向前行走;“站”一般指人或队伍在行进中停下来,抑或指车辆停留,所以最后一空选“停”。

3、回读上面的两段文字,补上开头的诗句:          ,          。试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预设: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4、小结咬文嚼字品“一着”口诀:

这“一着”,真精彩,咬文嚼字品滋味:看动词,真精准,富有逼真动态美;修饰语,添劲道,生动形象情形描;诗句化用增气势,感染力强文采表。

第四部分:抽丝剥茧析“一惊”

方法引领:对比读法,精选第3、4、22自然段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品析议论、抒情的表达效果。

1、比读一: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这是一次伟大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这是一次伟大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明确:这两组句子表达同样一个意思,书中运用了否定句来表达。用“伟大”一词形容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事件,语气明确、强烈。但“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成功与否尚未明确,所以,用否定句语气灵活、缓和一些。再有,用否定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后面进一步的阐释,家国情怀融入字里行间。

2、比读二: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有的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有的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有的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我们很激动。

明确:同是排比句,叠用“多少人”,抒情味浓,感情和语气步步加强。叠用“有的人”,只是几种情况的的罗列,没有抒情味;结尾用反问句,更加强了抒情的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富有力量,用肯定句则没有这种效果。

4、小结抽丝剥茧析“一惊”口诀:

议论抒情点睛笔,读者胃口被吊起:看议论,语气缓,情怀藏在悬念里;看抒情,句式奇,激动情感在洋溢。抽丝剥茧析“一惊”,对比阅读帮忙记。

第五部分:聚合语句识“人们”

方法引领:选读法,整合描写参观群众的语句,思考选读的内容,领悟人们心情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述,可采用以下格式:我读第  句,我读出了人们的      。

1、朗读聚合的语句,交流展示。

(1)“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2)“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3)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4)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5)“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6)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2、小结:

这里参观的人们——

充满期待,期待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

热切向往,向往强军梦想一朝得圆;

热情迎接,迎接胜利的笑容灿烂绽放;

激动释放,释放揪心的强军之梦的难言之痛;

紧紧拥抱,拥抱创造奇迹的大国英雄;

深情留念,留念大国英雄创造奇迹的定格瞬间。

当我们的心与观众的心通过文字的桥梁紧紧相连,我们才会明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非凡意义,我们才会深刻意识到:大国的奇迹,由大国英雄来创造。

第六部分:三言两语论英雄

方法引领:拓展读,阅读大国英雄戴明盟的经历与荣誉,评论大国英雄的风范。

1、阅读下面的材料,各抒己见,以“大国英雄具有          的风范”句式交流。

2003年被选派前往俄罗斯学习舰载机着舰技术。

2006年的《宁波日报》报道,戴明盟来自东海舰队“海空雄鹰团”,曾任一大队大队长。

2012年11月23日,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当天上午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由飞行员戴明盟首降成功,这是中国航母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013年,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正式成立,戴明盟先后出任该部副部队长、部队长。

2014年8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授予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副部队长戴明盟“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27日,获得第十二届航空航天月桂奖“英雄无畏奖”。

    2、小结:

大国英雄具有        的风范。

            心虔志诚

            中流击楫

            补天浴日

            负重致远

            头角峥嵘

            ……

大国崛起,呼唤英雄,锻造英雄;大国英雄,创造奇迹,铸就辉煌。中国已经进入需要英雄式担当的时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如何在机遇和挑战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国民的责任和担当。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行,我们无悔今生!

第七部分:结束课堂

    师:《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我们走进在通讯文章的芳草地,多少词语需要我们含英咀华,细心品味其中的滋味;多少句子需要我们千淘万漉,静心揣摩其中的情感;多少语段需要我们口诵心维,潜心挖掘其中的意蕴……今天,学完这节课,我们怎能不爱上阅读通讯文章呢?

https://mp.weixin.qq.com/s/2IBO4ECZpJTXyrtfu4gCEw

相关文章

  • 《一着惊海天》课堂实录(刘雪峰)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掌握依据标题提取信息、聚合句子研读的方法。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叙述中夹议夹抒...

  • 【教学反思】着何难,惊何在

    ——《一着惊海天》教后记 《一着惊海天》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

  • 一着惊海天

  • 2022-08-28

    一着惊海天 活动一:温故知新,判断体裁, 是不是消息呢? 从标题看,本文标题并没有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一着惊海天”...

  • 追求理解,评估先行

    追求理解 评估先行 --《一着惊海天》听课记录 一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

  • 一着惊海天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一着惊海天》安排在第一单元新闻单元第四课,体裁是通讯报道,属于自读课文。在前三课的学习基础上,学...

  • 一着惊海天(阅读理解)

    文段训练场 阅读《一着惊海天》节选,完成1—3题。 ①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

  • 一着惊海天第一课时 教案

  • 冬日

    夕阳映雪碧海天,婆娑树影对镜恋。举目远眺雪峰颠,火烧红云半江山。[呲牙]

  • 课堂需要高度,还需要温度

    课堂需要高度,还需要温度 ——唐芳课堂实录 文/刘卫 唐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着惊海天》课堂实录(刘雪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em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