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蜀汉分舵第十一期训练营
21天拆书训练营第十一期-第1周1次作业

21天拆书训练营第十一期-第1周1次作业

作者: 薇莉不罔不怠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2:48 被阅读78次

【R:阅读原文】

一阶段  片段 一:选自《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有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自自身。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应对外界的权利,也要为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负责。负责,并不是沉重、负担的意思;负责,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自己手上。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事实,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通过这个段子,是锻炼大家的觉察能力,从情绪的角度去觉察自己,觉察他人。认识情绪和自身的关系 ,正面情绪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期待得到了满足,而负面情绪是因为自身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当情绪产生后,不被情绪绑架,自己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去指责抱怨,当你真的了解到了自己的期待的时候,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改变。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如何完成今天的作业呢?觉察的三步:首先捕捉认识自身的情绪,然后开始自我觉察,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实?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按事实,感受,是因为~。这个格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个段子,只要求写出A1,当然,能写出A2更好。

【A1】拆为己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针对心理问题的治疗,有一个著名的合理情绪疗法,也就是ABC理论,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内心投射,引起了我们一系列的行为反应和心理问题。情绪是一种唤醒机制,是通过外界刺激被唤醒的,这个过程是指我们对某一件事情的认知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综合作用的一个结果。

昨天,在和孩子作业的辅导过程当中,一个知识点和他讲了很多遍,他还是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当时产生的情绪就是,挫败和气愤!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不会啊,然而我也将自己所想破口而出,并且还给孩子命令道,这个作业完不成就不能出去玩。最终的结果就是搞得孩子也很气馁,我也很生气。

其实很多道理,并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缺乏练习。今天看了,非暴力沟通的这个片段,如果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是真的知识点超出了他目前的认知边界,也可能是当时的状态已经让他学不进去任何东西了,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方法没有对。

想要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不被自己的情绪所绑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察觉。今天这本书中的片段,告诉了我们一个情绪察觉的步骤。

第一步:捕捉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表达事实与感受。

再回到昨天的应用情景当中,我会对孩子这样说:“你看,关于这道题的知识点,妈妈已经给你讲了五遍了,妈妈感觉到很挫败也有点不开心了,那我们一起看一看问题出现在哪里好不好?或者你也可以和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和感受,好不好?”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而对自己的亲人尤其需要更多的方法和关注,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时刻,我会用捕捉情绪,发现原因,表达事实和感受来进行更好的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天拆书训练营第十一期-第1周1次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lj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