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被杀,你觉得凶手应不应被判死刑?如果是你自己杀的呢?
如果对凶手来说,死刑就是解脱,正合他意呢?
孩子死了,凶手是谁——《虚无的十字架》刚开始看这几本书的时候,脑子有点糊涂。因为开篇写了一个中学生纱织,对学长仁科的情愫,并且得知对方也喜欢自己。
然后就是小夜子和中原道正8岁的女儿在家中被害!他们却得知凶手蛭川可能不会被判死刑!这是他们完全无法接受的。
虽然,后来凶手还是被判了死刑,但是夫妻二人却再难回到从前,为了彼此过得更好,他们离婚了。
几年后,中原正道惊闻,前妻小夜子在回家的路上被杀!这让她有点庆幸,他们已经离婚了,否则他将会第二次成为受害者家属。但他又特别想弄明白前妻为何被杀,难道真的是凶犯随机杀人?
看了小夜子留下的作品,他才知道小夜子加入了遗族,就是由受害者家属组成的一个群体。因为她深切地知道,纵然凶手蛭川被判了死刑,但这并没有让她走出痛苦。她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准备出一本《以废除死刑为名的暴力》的书。她为此拜访了很多人,包括当时杀害女儿凶手蛭川的律师,当年蛭川被判处死刑的时候,律师曾要求上诉。
她一直致力于查阅和死刑有关的一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遗族得到宽慰。
她不懂律师为何要求上诉,是因为凶手不应该被判死刑?她带着这个疑问去找这个律师,律师问她:“你知道后来为什么没有上诉?”小夜子说,是蛭川本人放弃。律师说,是的,但他放弃上诉并不是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而是他嫌麻烦,他觉得人终有一死,那是自己的命。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他开始道歉,也只是为了减轻量刑,他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命运,而完全没有对死者以及死者家属的愧疚。“所以,我觉得死刑很无力!”
这之后空白了五行,直接进入了另一个话题,不知道小夜子为什么没有继续写下去。
还记得网络上《江歌案》被炒得沸沸扬扬。
江妈妈的痛,不是我们所能体会,但她的行为我们都能理解。她肯定希望凶手被判死刑,亦希望女儿的闺蜜得到惩罚或者谴责。
这是理所当然的要求,因为女儿因为他们丢了性命!
但就算经过复杂冗长的法律程序,凶手背叛了死刑,女儿的闺蜜也在舆论的压力下难以正常生活。
就算这样又如何呢?
女儿的命也不能复活!
尤其是当杀人凶手毫无悔意,就连道歉的诚意都没有,就算他死了,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所以,有人提出废除死刑,原因就是死刑很无力,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但不能解决问题,他就不该死吗?
小夜子调查了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发现他第一次就是因为杀人入狱,却未被判死刑。而且有前科的人也很难再找到好的工作,然后迫不得已再次犯罪。她一直在想,如果杀害女儿的凶手第一次就被判了死刑,自己的女儿或许就不会死了。
小夜子主张杀人就应该偿命,她认为这其实不是什么偿还,对于遗族来说,“凶手的死只是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某一站而已”。而且,即使走过了那一站,他们依然不知道要走向哪里,不知道如何面对未来,更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幸福。
如果连这一站,都被剥夺,都无法实现,那么遗族要怎么生活下去?
如果你的亲人被杀害,而凶手没有被判死刑。他还活这个世界上,在某个角落里吃饭睡觉,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单是想想,就让人受不了吧。
即使是犯人偿命了,死者的亲人也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这并不是一场什么胜利,没有人真正得到了救赎。
这大概就是本书要讲的核心问题:犯罪者救赎之路究竟在何方?
杀害小夜子的凶手町村造作很快就去自首,那是一个鱼干一样的老头,他说他是为了劫财所以杀了小夜子。
虽然有疑点,但并没有更多的证据,案子大概就要这样结了。但中原正道看了小夜子的遗物,觉得小夜子的死绝没有这么简单!这时,他得知,小夜子的父母收到了杀人凶手的致歉信,信却是老头的女婿写的。
中原正道觉得一切没有这么巧合,他一点点寻找并发现了真相……
孩子死了,凶手是谁——《虚无的十字架》
直到看到书的最后,我才明白,书在开篇写的纱织和仁科的故事的续集。当时,纱织和仁科交往,二人在看一部爱情电影后偷尝了禁果,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纱织发现自己怀孕。当时,纱织在读初三,仁科上高一。
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更害怕被大人发现,无奈,只好等生下来再说。
二月的一天,纱织经历了阵痛,在浴室里产下了一名男婴。
然后,她和仁科一起把手放在了婴儿的口鼻上……很快,婴儿就不动弹了。
两个人乘车来到树海,将婴儿葬在了这个因为一个电影成名,后来成为自杀圣地的地方。
半年后,纱织和仁科分手。
纱织和仁科自此背上了人生的十字架。纱织从树海归来后,就诸事不顺,一直从事色情行业,并且患上了偷窃瘾。
不同的是,仁科经过努力成了一名儿科大夫。一次去树海偶遇怀孕要自杀的花慧,他救了他,并娶她为妻,把她的儿子当亲生一样对待。
而杀害小夜子的凶手就是花慧的爸爸町村造作!
中原正道发现小夜子生前采访了纱织,也去了仁科所在的医院。偶然得知纱织家有一张树海的照片,而小夜子的遗物里也有树海的照片……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纱织一直没有从当初的阴影里走出来,小夜子采访了她,得知了她的这个秘密。她劝纱织去自首,并且找到了仁科,想劝他一起。却因在仁科的家里透漏了这个消息,被花慧的爸爸町村造作听闻。
为了保住女儿的幸福,町村造作尾随小夜子,并杀了她,之后又去威胁纱织不准备说出此事,并恳请女婿不要声张,自己去偿命就好。
最让人动容的是,花慧哭着说,自己的丈夫仁科这些年的赎罪经过,她说难道只有死刑才是赎罪吗?他这么多你,挽救了那么多小孩的生命,包括救了她和自己的孩子,难道不是最好的赎罪吗?
全部看完,我又重新翻阅了一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脉络变得更加清晰。东野圭吾以蛭川和男和仁科史也两个人的犯罪,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救赎之路。
蛭川到死也没有悔悟,只是把死刑当作一种解脱,这个十字架无疑是虚无的。而仁科却背负了半生的十字架,用自己的善去赎罪,这个十字架是沉重的。
但“无论凶手事后如何反省,多么后悔,死去的生命都无法复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死者来说,任何做法都没有意义。
当孩子被杀,如果凶手是别人,我们一定希望将对方碎尸万段,也不解恨。
而如果遗族自己就是杀人凶手,比如作为父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那么他该怎么做?
去自首接受惩罚?还是用自己的善去赎罪?
故事的最后,中原正道把自首权交给了纱织和仁科自己,让他们去决定什么是正确答案。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当没有第三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杀人凶手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宁愿默默独吞苦果,接受良心的谴责。
而一旦有第三个人乃至于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也许会再也无法独自承担痛苦,这么多年的忍耐瞬间就会土崩瓦解,而会毫不犹豫选择去接受惩罚,来减轻内心的折磨。
终于不用再一个人苦苦支撑,对他们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犯人多年逃亡后,最后被抓,没有觉得不幸,反而觉得心安。被抓住也算尘埃落定,相比日夜不宁,整天提心吊胆,东躲西藏,接受惩罚也不一定是坏事。
但生者如何选择,死者都不会知道了。甚至刻薄点说,凶手作何选择都是自私的,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命运。最好的是,悲剧从未发生。
我一直记得仁科说过的一段话,他说那时候其实并不是没有方法解决,他们完全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告诉父母,而不是因为担心被罚而选择隐瞒……
我也在想,如果他们不选择在家里约会,如果他们选择避孕套而不是安全期避孕,如果他们能在一开始发现的时候就告诉父母……
是不是悲剧就不会发生?纱织和仁科的命运就会改写?
所有的事情,在开始预防,永远好过事后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