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听到有人评判这人或者那事的优缺点,比如,这个人是个老实人,老实人有什么优点呢?相对比较踏实,可靠,有什么缺点呢?不怎么会变通,没什么新颖的地方。
而这种评判本身就带有主观色彩,而评判标准也会随着场景的不同而变化,这让我想起吴军老师所讲的主观和客观,我自己也是比较崇尚理性客观,那客观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客观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观点。这种客观也其实只是特殊的主观罢了,就拿学历史来说,学历史有什么作用,有的人希望可能够借用前人的经验,有这种想法固然好,但这样真的能行吗?后人效仿前人的策略,大多数其实都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
就像施展老师在《枢纽》所解释的那样,历史本身是各个行为主体不断博弈的过程,一个是博弈的内部动力机制;人们的欲望,另一个是博弈的外部约束条件,主要是博弈当中可用的各种资源,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具体的历史中,究竟和谁结盟,取决于它们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力量关系,以及它们所掌握的资源类型,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策略。
在博弈中,气候变化和技术变迁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变量。在资源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些群体的博弈会逐渐达成一个均衡点,社会结构就稳定下来了。
但是,如果发生气候变化,或者重大的技术变革,导致资源数量和类型又发生巨大变化,就会再一次打破原来的均衡,社会结构就得再一次重构,出现重大的历史变迁。
“没有优点和缺点,只有特点”,知道这句话有什么用呢?这句话其实是提供了对待人和事的一种新的格局,一种态度。优点和缺点是特点的两端,我们需要找到这个平衡点,用好这个特点即可。
1. 凡事就事论事,不以个人的好恶判断人和事。
2. 宽容别人的毛病,利用好别人的特点。
3. 不能简单迷信过去成功的经验,凡事要看场景。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快速反应,而不是坚持自己事先的预测。
既然有白天就有黑夜,那么我们不能够因为喜欢白天就厌恶黑夜。因此,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喜爱,就不宽容别人做相反的事情。很喜欢莱昂纳德·科恩的一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