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数学课堂学习的建议,
1,学会预习和复习。
进入四年级,数学学习内容会比之前增多,因此课堂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和教学内容也会相应加快和增多。
孩子就有必要提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以便提前了解一下将要学习的内容。
预习的目的是要为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效果会非常好。
复习是要求孩子每天回家对白天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记住每节课的重要的知识点。因为数学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是紧密相连的,基本的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有必要经常回顾,不容忽视。
复习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建立错题集,课堂上,平时练习是容易出错的题目收集在一起,经常拿出来看看,这样可以避免下次再做错时犯同样的错误。
错题集在单元复习和全册复习的时候更是一个好的范例,也可以拿来借鉴。把平时易错的题目做熟练了,考试时就会避免很多错误,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2,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树立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升入四年级,学的知识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平时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发散孩子的思维,开拓孩子的解题思路。
无论是分步解答,列综合列式,还是用方程解,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平时练习时引导孩子多用几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再进行比较。
通过训练,孩子就能体会到哪种方法更简单,同时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本来就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思想。
等孩子学会能够很快地将题目简化为数量关系和图形,那么再复杂的题目也会变得简单,结决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3,多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法宝。
只有多练习才能让孩子对概念和算法进行巩固,但练习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要做典型的练习题。
典型的练习题一般同时包含了一节或者多节课的知识点,需要对几个知识点进行综合思考才能解决,或者是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而出的练习题,这样的题目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4,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
四年级的基本概念非常的多,所以只有通过多练习才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进行巩固,对算法加深理解。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引导帮助孩子从不同侧面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数的概念有整数,小数,及它们的计数单位,分数,分数单位,数位,进率,整除,倍数,因数以及一些运算律如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及延伸出来的减法运算律和除法运算律等等。
在图形方面要学会认识角,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还要对这些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等牢牢的记在心里。
四年级教材中计量关系的换算也非常重要。这些计量关系有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需要牢牢记住的。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才能在做题的时候熟练运用。
二,关于家庭作业的辅导建议,
1,要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
每天回家以后,要让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巩固一下。如果发现不会的,及时查漏补缺。
2,定期给孩子做测试卷,
测试卷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通过做测试卷可以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便于查找出本单元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3,关键要激发孩子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终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再能干,也不可能替代孩子学习,更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到了四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家长要学会逐渐放手。
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求家长重视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究学习知识。
家长既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在他自己探究遇到困难时加以指导,同时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比如问老师,跟同学讨论,查找资料或工具书等方式,引导孩子自学能力的逐渐养成。
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又要注意对孩子的的帮助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孩子的要求。在孩子自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绝不包办,在有困难时也要予以鼓励和帮助。
当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要求高了,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