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周庄还是大二,那年寒假和河大同学一起去苏州昆山电子厂勤工俭学。作为学生,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对周庄还是比较向往的。闲暇之余一起去了周庄。如果说第一次去是为了诗和远方,那么这次绝对是为了商业利益。
由于公司宣发新产品和新的运营模式,在周庄开了一个招商会。也是借此机会才能故地重游。说真的,去过的城市,旅游过的地方很多。但真的能让人去第二次的还不多。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有些地方去一次就感觉很熟悉了。显然周庄不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周庄就像一个翘首等待的女子,等达达的马蹄,等良人的归来。十多年过去了 ,周庄的商业气息只能说有增无减。也可能是自己关注点不一样了,之前是看的风景和人物,感觉一座桥,一条河 一棵树都有故事,甚至在一块石头上都能读出历史的沧桑。那时是穷游,那时是几百块能来个七日游的年代。如今更关注的是酒店和住宿的品质,还有满足舌头味蕾的需求。还好,周庄对于所有人都是包容的。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改变,我觉得自己的变化要比周庄的变化大的多。周庄的十多年像冻龄一样,而自己的十多年满脸都是故事。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自不量力,人怎能和风景比永恒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周庄于我像一位老友 在,我于周庄只能是路人。
晚上的时候,公司的几位同事说一起看看周庄的夜色吧。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要在里面吃饭,我都懒得要去。在一条小河边找了个小馆,要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点的特色菜上来才发现是那么的家常。问老板才知道他是东北人。你可以想想一下东北话和吴音方言融合一块是什么味道。你可以想想大葱水饺和荷塘小炒一桌的饭菜又是什么派系。
饭后坐上一条乌篷船,穿梭在人工营造的烟雾朦胧里。突然很害怕要是突发故障 没了灯光和水雾衬托,会不会立马把我的江南梦摔的粉碎。摇船姑娘问到要不要来一个小调,三十一首的那种。我说算了,前面那个船上唱的就很好。
周庄,不出意外的话,很难再见了。也许有一天我会再次想起,只怕写不出任何话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80040/23276287e0aa597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80040/67393d64a91f4d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