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成功真的如冰心奶奶笔下描绘的如此艰难吗?打个问号先。
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的刻苦勤勉,努力奋斗,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具有一定的悲观主义色彩;而西方文化则主张梦想实现的途径很多,也有很多方式方法,有很浓重的乐观主义色彩。
今天,介绍的是美国作家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关于通向成功道路的助力,他也是定位理论的创始人,总结出三条指南。
指南一: 学会“靠”别人
经常会有励志鸡汤说: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不如靠自己。不做伸手党、不做啃老族、不给亲朋好友添麻烦。
有个富爸爸但去端盘子要重头再来,有个朋友推荐的好工作,拒绝,自己去人才市场人挤人,找个很坑的工作。这不是励志,这是浪费资源。
看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看清自身的优势,加以利用,然后获取成功。
你只看到了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却不知道他的母亲玛丽带他认识巴菲特以及其他上流社会人士;你只知晓马云有远见,却不知道他的父亲马来法是著名艺术家,很早就送马云出国学习。
成功人士,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是通往成功路途中受过多少人的帮扶与付出,成功不是自发努力的结果,是整合自身拥有的资源,并且加以合理运用。
王思聪曾说过: 非要用劣势去和别人竞争有劲吗?学会依靠别人,懂得利用优势,才是明智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651688/279f2fc3b2261f49.jpg)
指南二: 没法创新就改进
怕走很远的路,所以有了汽车、火车;想要飞,所以有了飞机;想要登月球,所以有了太空飞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冥思苦想求创新?
换个思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194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战地移动电话机。1973年,马丁·库帕发明了手机,即第一台移动电话。1994年,美国BellSouth公司和IBM联手推出了Simon PDA ,是第一台触屏手机,也是智能机。2007年,苹果手机问世,也是首个大批量出售的触屏手机品牌。
![](https://img.haomeiwen.com/i6651688/8790336631474f5b.jpg)
我们的现在运用的手机说到底还是通讯工具,本质上是个电话。这些伟大的发明家哪个不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的。
成功的路上不是一定要创新,有目标地改进才是最接近理想状态的捷径。
在事业的追求上,不求独树一帜,只求比原先的更进步,让自身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比别人多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
指南三: 识别好创意
好创意的特点是首创、大胆、显而易见、简单、会制造麻烦、合乎时宜。要说当代中国最具备好创意特色的产品非微信二维码莫属。
二维码算是腾讯公司的砝码了,在此之前,二维码的作用屈指可数。且投入运用时很大胆,当时还没有类似的成功经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6651688/9073034fe6b6833c.gif)
作用也显而易见,一号一码的形式,避免了重合。使用简单,扫一扫即可。同时让竞争对手们很是头疼,也需立即投入使用。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是最合乎时宜的产品。同样有这种特性的,是腾讯最近新出的游戏王者荣耀。
所以,当自己的产品出来的时候,可以对照好创意的特点,加以分别,以此来看可行度。当然,前提还是具有分别好创意的心。
成功之路也许真的不平坦,但是只要学会行动三指南,很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书目:《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美] 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