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无论如何,你都值得读读董桥

无论如何,你都值得读读董桥

作者: 吴昱则刚 | 来源:发表于2016-05-13 05:45 被阅读0次

书架上总要摆那么几本董桥才显得文气。牛津版的文集是我最爱的收藏,曾在台北的诚品书店收下《记得》,是我宝岛之行至今时时的念记之一。这个年代写散文能写出六朝的胭脂粉和遗老的故国泪痕,大概只有董桥可以做到。当然,年轻时候的气盛与沧桑过后的世故,都难抵电子时代对笔墨纸砚的不解风情。年年岁岁的繁琐杂事之中,大概就只有夜深翻翻董桥,去胸中一腔浊气,养怀里几分情愫。

南洋的幼时启蒙,台湾的传统继承,伦敦稀风细雨的熏陶,再加上香港中西交汇的进取与保留,酿就了董桥幽香的笔触、举重若轻的故人旧事及对语言的精雕细琢。且不论文人骚客的鱼书雁札、夜深人静的把玩古物,就是那怨气冲天的时政评论,在董桥笔下都如同秦淮河畔的歌女娓娓道来,顿时却不是寻理说法,而是痴迷于那文字的魔咒了。

在董桥的文字中,学会的何止是语言。大凡读得越多,便越是知道当世高手众多,自己孤陋寡闻不识江湖高低,总要知道一个自知之明,方能寻得几分自如。学究文章越写越长,脚注尾注不是释说却是炫耀了,更要几缕世外桃源的清风洗洗功利心,才能保持心态上的平和与谦卑。董先生的文章总能将平常写出意味,凡夫俗子的寻书贩物、情感起伏,总能在他笔下轻轻掠过却又不乏深意。笔墨淡乏,家国明月,离离散散的故事流转于书页之间,又何尝不是回应“戏如人生”的哲理?某些时候,我觉得要在夜深人静时才能读入董桥的内心。无论是繁花锦簇的叠字叠句,抑或简单的“好”或“好得要命”,都是那魏晋风骨盛唐豪逸明时风流晚清遗珠的雀跃或感伤,华夏士人的风逸与英伦绅士的矜持,揉合在了那半中半洋的字里行间。

摩挲董桥的文集是件乐事。电子时代的阅读可以多式多样,却少了那份在轻呵细护之中留下的手印。千古文字,终究还是需要留下薄薄的几页纸供后世把玩。

相关文章

  • 无论如何,你都值得读读董桥

    书架上总要摆那么几本董桥才显得文气。牛津版的文集是我最爱的收藏,曾在台北的诚品书店收下《记得》,是我宝岛之行至今时...

  • 古色古香书,怀人忆旧文,倾心收藏人

    ——读董桥《小风景》有感 “你一定要看董桥”,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出自八十年代末期香港评论家罗孚的《读书》。董桥的散...

  • 董桥

    董桥,台湾外国语文学系的科班出生、伦敦大学的访问学者、中年藏书家、英国藏书票协会会员。 董桥的散文在台湾流行了几十...

  • 无论如何,都值得留笔纪念

    与宏大的时代相比,个人的命运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亦不过是朝生暮死的蜉蝣。 昨晚,我从项目旁边一...

  • 董桥非桥

    重新翻读董桥的《英华沉浮录》,仿佛上了堂生动的语文课,深感自己之前中文底子的脆弱与浅薄,都不好意思拿自己的文字当众...

  • 人的一生也许以无题为贵

    董桥作品不为多数人知晓, 大多年轻一代,特别是学生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 “你不一定要读董桥,如果你不怀旧。 你一定...

  • 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桥,朱雀桥边野草花。董桥,笔下写尽朱雀桥。1942年出生的董桥,旅居台湾和英国。他的文字既有英美散文简单直白...

  • 2019

    或许会有人间不值得 但你自己值得 无论如何 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

  • 读董桥

    片段 翻开《旧日红》,旧时的美好一一映入眼帘。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甚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民国风物在董...

  • 董桥写字

    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香港美国新闻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论如何,你都值得读读董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wp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