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毛诗传》说:“凄,寒风也。”
《诗经•小雅•四月》里说“秋日凄凄”,《毛诗传》说:“凄凄,凉风也。”
《玉篇》说:“凄,寒也。”
“风雨凄凄”,风雨交加,天气寒凉。
《说文解字》:“喈(jiē),鸟鸣声。”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毛诗传》说:“风且雨,凄凄然,鸡犹守时而鸣,喈喈然。”鸡“守时”而叫,《传》是设定此“喈喈”声是报时的鸡鸣声了。
鸡是在什么时间鸣叫的呢?清人姚际恒在其《诗经通论》里说(大意):
“喈”是众声和鸣(许多鸡发出的声音),鸡叫第一遍时声音比较小,能听到许多鸡“喈喈”的低叫声混在一起。叫第二遍时声音就高亢起来了,“胶胶”,就是形容声音高亢的。鸡叫第三遍,天就快亮了,叫声就“不已”了,(此起彼伏,持续不断)。”
据《诗经通论》,“喈喈”即鸡叫第一遍,“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在说天气也在表达时间。——深更半夜,凄风苦雨。在这种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说文解字》说:“既,小食也。”
《说文解字注》:此“既”与口部“叽”,两个字音义皆同。(《说文》:“叽,小食也。”)《礼记•玉藻》、《礼记•少仪》礼都写作“禨(jī)”,假借字,“既”引伸之义为尽也、已也。徐灝(清)《说文段注笺》:“小食易尽,故引申为尽也,已也。”
《毛诗传》说:“胡,何。夷,说(yuè悦)也。”
云,句首语助词。“云胡不夷”即“何不曰”,怎么能不高兴呢!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毛诗传》说:“潇潇,暴疾也。胶胶,犹喈喈也。”“瘳(chōu),愈也。”
“胶胶”也是鸡的鸣叫声。《玉篇》说:“嘐(jiāo]),鸡鸣也。”《广韵》引诗说“鸡鸣嘐嘐”。《毛诗传笺通释》说:“胶胶”是“嘐嘐”的假借。
《说文解字》:“瘳(chōu),疾病愈也。”
疾风暴雨,深更半夜,这样的情况下都见到君子,怎么能不百病全消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