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职加薪,无疑是职场人都期望的。然而事实却是,如果你没有为此做过准备,那一天真的来临时,你也许发现一切都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该要如何改善,到最后只能痛失晋升机会,并且还会遭受自信心的打击。
但如果你对此提前有所准备的话,那你一定能像童话里的故事一样,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高情商领导力》就是给你未来晋升做准备的一本书。《高情商领导力》 的作者是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他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也是美国《时代》杂志的专栏作家,撰写的作品多次获奖,并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他的书都具有清晰易懂的大众媒体笔调。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时候,专研行为与脑科学,他的论点都是以大量案例分析的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比较具有说服力。戈尔曼认为影响组织领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者的情绪智商技巧。
当你是一名普通员工的时候,可能你大部分见到的领导都是一副很悠闲的状态,但有天因为出色的专业能力,你得到了青睐从而被提拔。这时候你可能就蒙圈了,也许,你都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要搞清楚领导们的工作到底是怎么样影响组织发挥作用,那么首先要清楚的认知到,智商和专业能力只是担任管理职务的基本条件。从升职的那一刻起,就是清零并探索新的领域的开始,必须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才能很好的应付即将到来的挑战。
领导者必备的四个特质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首先要学会的,不是怎么去管理别人,而是怎样管理好自己。
在《高情商领导力》这本书中提出了领导者必备的四个特质,第一个特质就是自我察觉,指的是一种真诚、坦率与实际评估自我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客观的对自己作出评估,一个自我认识比较清晰的人,通常对周围的环境也有比较好的感知,对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有切实可行的步骤。会知道什么时候要去寻求帮助,也不会接下自己知道无法独立和负荷的挑战,即使面临着各方的压力,也会寻求更好的方式,尽量使用自己的长项来参加竞争。
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很了解自己的,那你有观察过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吗?你在做一项很重要的决定的时候,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当你在人群中参加社交的时候,你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这些很有意思的小问题,都可以作为开始自我察觉的一个小小挑战。
当你能够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时,才能取长补短,结合环境和自身的优劣势来进行规划。但实现目标需要执行力,这就涉及到了《高情商领导力》这本书中,作者戈尔曼认为领导者必备的第二个特质:自我管理。这里的自我管理,比较侧重于情绪自律,自律就像一场不断进行的内在对话,让我们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直接领导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事情无论大小,他都经常冲你嚷嚷。那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份工作有点糟心呢?这样的领导,其实他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真正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又或者他已经认识到了,但他没法控制自己。
所谓的情绪自律,并不是在情绪已经快要失控的时候,去阻碍情绪的发泄。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对情绪的认知,情绪出现的时候,通过分析情绪,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从而帮助情绪的纾解,减少情绪负面的破坏力。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一种认知的改变,也就是说,你怎样看待世界,决定了你对这个世界的反馈是怎样的。在上面出现那个例子中的领导,如果他能认识到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非但没有促进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拉着整个团队都向坏的方向跌落。那么也许他会改善自己的管理方式。
当你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时候,这时候的你才能够轻松的担任起一个团队中能够影响他人,带领团队向前的领导者。
一个团队无论大小,冲突是肯定会存在的,缓解冲突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沟通寻找一个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同情心及社交技能是《高情商领导力》这本书中所指的领导特质最后两个,书中指出:同情心及社交技能是关于一个人管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方法。
同情心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察觉其他人情绪的一种能力。在开始一场重要的会议前,团队的领导,如果能够了解会议桌上每一个人的观点,清楚团队里情绪的结构,并且也能够知道要如何和他们沟通。那么他能促成这个团队达成一致观点的概率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他在这场会议中,他发挥了一个团队领导的职能。同情心也是拥有良好社交技能的前提。
身在管理岗位,一定要有这样的工作信念:没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可以靠自己独立完成。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当你确实的去执行这样的工作信念,你会发现这个信念可以聚集人气,发挥团队最大的力量,从而打造团队的凝聚力。实践这样的工作信念,在一开始可能会是困难的,特别是那些因为个人独立执行能力较强,而得到晋升的管理者,这时候就应该明白要把原本的个人优势放低,把更多注意力放到团队整体的表现上,才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有的表现。
六种领导风格
《高情商领导力》这本书中,作者戈尔曼还指出了高绩效领导者们都有的一些共同点,并且把这些共同点归纳成了六种领导风格,以方便人们学习。
权威型,擅长于设立愿景,规划目标,建立奖惩。
联系型,善于建立组织内良好关系。
教练型,非常愿意帮助员工进步,即使在短期内看不到收益。
民主型,长于听取人们意见。
领先型,要求卓越。
高压型,手腕铁血。
不同的情绪智商作为基础,衍生出不同的领导风格,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使用不同风格,以获得最优的团队绩效。也就是说,优秀的领导者风格并不是固定的某一种,而是能够根据需要来灵活使用不同的风格。
晋升到管理职位,会是一个自我觉察的起点,你希望给予组织什么样的影响力?目前的你能给予组织什么样的影响力?这些都会是你经常想到的问题。由于每个人性格都不同,情绪智商的各个面向会有所长处和短处,影响团队的方式,也就有所侧重。而这六种领导风格,可以作为一种自察的参照标准,来加强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回顾自己的日常工作,什么风格是被使用得最多的,处理得不如意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完善哪些情绪智商来改善,以达到另一种领导风格。
三个焦点:对内、对他人、对世界
《高情商领导力》这本书中,作者还认为领导者需要保持三个面向的专注力的平衡,即自我观照、关怀他人和放眼世界。
领导要处理的事务其实繁杂,中层管理者尤其。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该跟进的要跟进,该请示处理的要处理,忙起来的时候,很容易陷于细节。所以更需要时刻自省,保持对目标和重要事务的专注,不要陷于处理繁杂的事务中,要有所选择,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并使之维持下去。也就是一种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能力。我在做这件事,并且清楚的知道,自己一直在推进过程。
同时也要保持对他人的关注。了解另一人的观点及其赖以看待世界的心智模式,打造坚固的人际连接,在团队中形成正面的影响力。共鸣的感受能够创造连接感、信任以及理解。而共鸣的前提是对他人的理解程度,他喜欢什么,担心什么,他对某件事的真实看法是什么,他如何看待世界。在对团队里的人有足够理解的情况下,打造团队的人际连接才能成为可能。
身为一个领导者,还要能够保持对信息的更新,以及挑选重要信息的敏锐,把握住机会和资源,掌握组织内外系统的组成部分,知道该如何促使想要看到的结果出现。 任何组织中推动变化的力量,都可以被视为一种系统,而这个系统是处于动态当中,不断有变化发生,而作为组织的领导者不但要能够解读组织内的系统,也要有能够解读并创造更大范围的系统的能力,以此规划出更好的策略。
升职加薪了,当然要开心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对领导这种生物,都或多或少有点误解,因为他们通常看起来都很闲……很多人对于领导的职能都不甚明了,以至于有的人在升职以后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真正该重视的是什么,以及要用何种方式来做。也有的人在升职后无法胜任,只能离开,这种情况在职场中也是鲜见不鲜,并不少见。在为自己奋斗筹划的你,需要做好的就是提前的准备。而刚刚晋升正在苦恼的你也需要空杯的心态,重新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中来学习,当一切走上正轨,你就会慢慢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综合领域。
有的小伙伴吐槽了这本书的翻译问题,但我认为瑕不掩瑜,《高情商领导力》陆续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最后集结成书。一以贯之的是戈尔曼清晰易懂的大众媒体笔调,读起来毫不费力,容易理解并学习。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测试,这些测试问题就像一个小钩子,由一个点激发你去思考一个面,很有启发性。还有书中的案例也非常经典,经常给出教科书一般的解决方式,非常值得加以学习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