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自己第一次拜读史铁生《我与地坛》这本书的具体年月了,只记得当时读完后强烈的震撼感,特别是书中同名的这篇文章,让我尤其感动,以至于读完后久久不能从某种情绪中释怀。
史铁生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我最为喜欢这篇《我与地坛》。我常常想:到底是地坛成就了他,还是身体的残疾成就了他?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年轻时的史铁生,一定不能接受猝然降临的苦难吧,那时的他到家附近的地坛可以说既是逃避也是寻找,逃避现实世界里的不幸,更是寻找自我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年轻的他不知道怎样面对双腿的截瘫,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也不可能找到工作,世界对他而言成了一个无处可去的死胡同。
他只有躲进这个无人打扰的清寂衰败的园子里,尝试着自己舔舐自己的伤痛,即使母亲寻找来了也要装作没看见。
因为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事实上也没有人能够救赎他,他只能靠自己。于是他在园子里“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地坛是个人迹寥寥几乎荒芜的园子,这样寂静的环境让年轻的他得以一次次的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一次次的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人生、命运乃至生死……
直到今天重读这篇文章,眼前依然会浮现一幅画面,一个年轻人摇着轮椅,在空阔寂寥的地坛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只有园子里的参天古树和各种各样的虫鸣鸟叫陪着他……
依然会被他文字中流露出的对于母亲的怀念所触痛,被文字中的关于人生的思考所警醒,也依然会在他平静的述说中感受到温暖……
就像他在文章里写的:“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史铁生不分白天或是黑夜、天晴还是雨雪,没有季节、时间、早晚的分别,独自一人在园子里踯躅徘徊,扶轮问路,每一棵大树下都停留过,每个轮椅能上去的地方都上去过,踏遍了地坛的角角落落。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几十年的人生长河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不同的是:有的人被命运打败,选择了沉沦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选择屈服于命运从而随波逐流;只有强者才敢于和命运抗争,从苦难中破茧成蝶。
毫无疑问史铁生属于后者。
在远离尘嚣的寂寞时光里,他思考了好几年,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他接受了身体截瘫的苦难现实,不再失魂落魄、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亦不再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而是选择了和命运抗争。
他要呐喊,他要倾诉,他要母亲为她这个残疾的儿子骄傲,他也终于找到了自己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于是他甚至因为这园子而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从此一个嗟叹命运苦难不公的青年化身为一个富于思辨和哲思性的作家,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世界从此知道了作家史铁生,沉寂多年的地坛也因为这篇文章而会被世人铭记。
学生时代的我在某年暑假曾去过北京,可惜那时还没有读到《我与地坛》(此篇作品当时还没有发表),虽去了北京不少景点,但地坛恰恰不在范围之内,成了一大遗憾,好在以后还有补救的机会。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因为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9岁。
一个对地坛有着无限深情的人就这样去了,连带着他对地坛的思考和想念。
但是地坛还在那里,地坛里的古树、蝉鸣、鸟叫还在,史铁生关于地坛的文字还在,并且永远都在。
宇宙世界生生不息,那些文字会让我们永远记得作家史铁生,记得北京有个地坛;也会在那些温暖感伤而又充满哲理和思辨的文字里感受世界的美好。
我想我一定会再去北京,专门去看看史铁生笔下的地坛。
读书读书读书423征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