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年龄,李老师今年应该七十多岁了。听说他在这个小城的某个角落隐居,很想去见见他。
他大名李志高,取意志大才高,自称李老头,代我们初三语文时五十多岁,我们这帮人背后也称呼他李老头。
当时我们知道的是他老婆不要他了,他在某市高中教书,因年轻,长的帅,一时失误,犯了男女关系的错误。那个年代,男女关系可是原则问题,他被单位开除,他老婆不同意离婚还不依不饶,伙同三个孩子把他驱逐出家永不得回。
李老师就一个人孤叶样四处飘荡,最后飘到我们学校。
记忆里从认识他那天起,他好像身上就是五件中山装,都是蓝色只是颜色深浅不同,还总是里长外短一层一层,屁股后面一根绳子长到腿弯,末端一串钥匙叮铃铃。
一到暑假,李老师就在田地里拾荒,有时能来一袋花生。所有的假期,他都蜗居在学校的斗室里。
他瘦,脸色青白,一副文人模样,看人时的眼神儿冷、清高孤傲,只全校老师听他课那次,我特意注意他,刚上课的几分钟目光飘闪也有怯意。后来若干年后我每次遇到被听课,就会出现他的胆怯的眼神儿,告诫自己不能慌乱,眼神儿要淡定。
其实,李老头确实有才华,他上课很少拿课本,一支粉笔,课文几乎都是背诵,特别是古文,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讲台就是他的舞台。
写作课,他的擅长课,先拿出来已经发表的文章读,再读他将要投稿的大作,讲写作时的思路、想法。那些干货可是人家货真价实的东西,特别能吸引人,学生都聚精会神听得眼里发光,他就眼光扫过我们的头顶看着窗外嘴一撇:“你们听完现在是钢条,下课就是铁条,几天后就是面条了。”我们大笑。
他的大作发表总要去投稿,邮局距离学校有二里地,这个光荣的任务一般找我。有一次他满校园吆喝“彦玲——彦玲——”,我慌忙跑去,以为有啥急事,他看到我后脸上的焦急立刻散开:“还得你去,跑跑路,我等于给你引引路。”
满校园都是他的学生,在成群扎堆的学生中他好像只看到了我,那时我还不知道他说的“引路”的意思。几年后,在师范我一篇文章得了满分,几个班里当范文读,我所有的积分几乎都来自于给学校写新闻报道。那时,我突然明白李老师似乎有意让我走写作之路。只是,至今没有喜报。
前些年,想想自己没有成绩,咋见他?说啥合适?
如今,他已经七十多岁,等我出成绩?还是不等吧,知道我每天都在尽力,相信李老师也会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