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座的内容是提取核心概念,因为我们的许多行为都是概念进行支撑,比方说安全感既是概念也是观念。
那如何提取概念呢?概念包括跨学科概念,即宏观上的内容,还有微观上的学科概念。对于跨学科概念包括原因、联系、变化或者形式等等。
提取概念之后就是设计探究性问题,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因为一个好问题就是课堂的亮点。探究性问题包括事实性问题,就是有直接答案的问题。还有概念性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探究本质,不拘泥于表面,需要教师深挖。同时,要结合跨学科概念进行补充。这里要特别注意问题的价值性,一些是什么或者怎么做的问题都不是本质问题,而是要善于询问为什么。
最后是辩论性问题,一般是开放性的、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大脑风暴进行解决。
讲座中的一个例子很好,生物课上老师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淡水中有哪些微生物?这就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接着,学生发现很多微生物种,进而通过相关书籍查询这些微生物的名称,这就是怎么做的问题。那上述操作就是探究性问题吗?并不是,这些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真正的问题可以是济南泉水可不可以直接饮用?让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想到通过观察水中微生物的状态判断泉水的水质。
这让我想到我的日常教学,教会学生会做幻灯片,就教授幻灯片的技巧,这些都是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而是要抛给学生一个真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观看幻灯片,尤其是有些学科的演示文稿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去思考原因,设计优秀的幻灯片作品。
今天的学习,又是收获满满,明天再接再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