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008258/43a1b40d4a0491eb.jpg)
圣经的《路加福音》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有一天,小儿子对父亲说:请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几天,小儿子把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他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最后穷困潦倒,甚至连猪吃的食物也没有。后来,这个小儿子醒悟过来,决定回到父亲身边,向父亲认罪,让他把自己当个雇工。小儿子还没到家门口,就看到父亲远远地望见他。父亲见到失散多年的儿子喜不自胜,没等儿子忏悔完,就吩咐仆人把上好的衣服拿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肥牛犊宰了准备丰盛的宴席。父亲说:“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于是,他们就快乐起来。
耶稣给门徒讲这则故事是想告诉门徒:一个人的悔改,在上帝的眼中是极其宝贵的。无论他犯了多大的罪,只要愿意回头,离开错误的道路,在上帝那里,永远有老父亲般的慈爱在等待着你。对鲁滨逊来说,这正是他走过的信仰历程。
叛逆的浪子生涯
鲁滨逊虽然从小浸淫在基督教文化中,对宗教却并不热衷。他坦言,虽然父母煞费苦心,想把敬仰上帝,履行本分的观念灌输给他,但都徒劳无功。当他在海上遭遇暴风雨时,一开始也很害怕,在心里呼求上帝,可一旦风暴停歇,他成功脱险后,就把上帝之道抛到九霄云外。这也难怪,与海上讨生活的人为伴,从小建立的那点并不算深刻的宗教意识在同伴的嗤笑中很容易就烟消云散了。即便被抛到孤岛上,经历过岛上突如其来的地震却性命无虞的情况下,他仍未产生什么严肃的宗教意识,除了在当时的情景下感动了一把外,一切还是照旧。
绝境中与上帝相遇
人就是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痛。除非真的遇到关乎生死的大事,否则人内心的自省能力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很快,这一天临到鲁滨逊头上了。
根据鲁滨逊的记载,六月份的一天,外面下着雨,他感到雨水打在身上微微有点寒意,这是一种不详的征兆。之后几天,他开始卧病不起,高烧不退。过了几日,病情又恶化了,并伴随严重的疟疾症状。他在病痛中毫无能力,什么也不能做,只能躺在床上叫道:“上帝可怜我!上帝惠顾我!上帝发发慈悲吧!”
在无意识中,他梦到了一个面目可憎的人举着长矛要杀死他,并向他说:“鉴于所有这些历练都不能叫你幡然悔悟,你的死期到了。”这梦魇深深击中了鲁滨逊的灵魂,让他对过往的罪孽生活有了深层的悔悟。他意识到自己无视上帝借助各种灾难对他的提点,把上帝的恩典当作稀松平常。虽然一度经历不少神迹,却从未对此长存感恩的心。也不愿意揣摩上帝的目的和心意,为何单单挑选了他死里逃生,为什么让他独受上帝的恩宠?之前他心里没有上帝,没有上帝的审判观念,既不把悲惨处境看成上帝的处罚,也不把春风得意看成他的恩赐。当他面临一病不起,濒临死亡的威胁时,沉睡的良知才开始觉醒了。在这种景况下,鲁滨逊发出了多年来的第一次祈祷:“主啊,帮帮我,我痛苦极了。”
痛苦中真诚的祈祷很快就得到了回应。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鲁滨逊在箱子里寻找烟草,指望可以医好他的疟疾,不料,在箱子里找到了可以治愈灵与肉的良药——《圣经》。当他拿起圣经开始阅读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这句话:“困难中呼唤我,我将解救你,你必荣耀我。”这句话深深烙在他的记忆里。在服过烟草后,他已经昏昏欲睡。睡下之前,他跪下来,祈求上帝的医治。几个星期之后,鲁滨逊奇迹般地康复了。
内在更新——被翻转的生命
接下来的日子,鲁滨逊开始每天阅读圣经。一开始强迫自己早晚阅读,不在乎读多少。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在情感、理性、幸福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各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他整个人生因此被翻转了。
认真阅读圣经后,鲁滨逊开始对自己充满罪孽的过去感慨万千。他满心恐惧地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并且寝食不安,只希望上帝把他从沉重的负罪感中拯救出来。他深深体会到,“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比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更幸福。”
虽然在孤岛上的生活条件还是很糟糕,而且形单影只,没有朋友。但他的心情却比以往轻松很多。借着阅读《圣经》上的文句,他从中陶冶出高尚的情操,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慰籍。有时,我们可以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却无法摆平心中的暴风雨。当鲁滨逊有规律的阅读《圣经》之后,他心中的暴风雨平息了,那种自怜自艾、怨天尤人的情绪消散了,他内心被一种神圣的平安统摄。内心的宁静给了他无限的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虽然他还是物质匮乏,孤苦伶仃,毫无获救希望,却开始享受起岛上的生活了。
在鲁滨逊登陆的第二年周年纪念日,他满怀谦卑地感激上帝对他孤独生活的各种恩赐。他的感谢包括以下内容:
(1)感谢上帝让他发现寂寞生活比自由跟他人来往的环境更幸福。虽然人际往来有所缺乏,但上帝的仁慈弥补了一切,并源源不断带给他安慰和鼓励。
(2)感谢上帝把他带到孤岛。因为他发现如果拥有整个世界,却不认识上帝,失去他的惠顾和祝福,那是最糟糕的。
(3)感谢上帝借助磨难擦亮了他的双眼,让他为自己的过去悲哀、懊悔。
(4)感谢他伦敦的朋友,把《圣经》和其他货一同打包运来,并在上帝的帮助下,从破船中救出了《圣经》。
在他不断研究上帝之道的同时,鲁滨逊产生了全新的世界观,对事物也有了不同的看法。比如:他发现只有对他有用的才具备价值。因此他并不劳心费力去积攒多余的财物,他已经对贪婪有了免疫力。此外,他常常满怀感激之情进餐,赞美上帝在荒野中为他提供盛宴。他学会多看生活光明的一面,少看黑暗的一面。多想自己能享受到的,少想自己缺乏的。
通过反省,鲁滨逊理清了头绪,不仅愿意屈从于上帝的意志,屈从于上帝对他现状的安排,而且发自内心地感谢上帝给了他这一切。
解救星期五
经历了这些内在的改变后,鲁滨逊度过了很长一段平静的生活,直到一个脚印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宁静。鲁滨逊发现,没有人烟的荒岛上有吃人生番的造访。对他来说,这无异于一个晴天大霹雳。他对此前的疏忽和大胆感到后怕。不过,他还是靠着《圣经》中的文句鼓起勇气,在恐慌中保持应有的镇定。
在上帝的感召下,他成功解救了一个差点惨遭杀害的原始人星期五。之后,鲁滨逊耐心地把基督宗教要义教导他,帮助他摈弃吃人的陋习。在教导星期五的过程中,鲁滨逊的信仰又获得了进深。因为他需要更多思考上帝的救赎之道,才能让这个还未开化的野蛮人明白。在鲁滨逊的感化下,星期五萌生了要回自己部族的念头,为的是解救自己的族人,让他们也能够明白《圣经》真道。
曾经,鲁滨逊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上帝为何把他带到这个孤岛。现在,他豁然开朗了,除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与上帝相遇而得到翻转,他还拯救了另一个人的性命,并且这个生命所带来的改变远超过他的想像。这应该就是上帝的智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