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文:
我自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而来,到无锡城,坐火车十二小时有余。路途虽有些许辛苦,但是,江南多圣贤,吾辈何辞远?
先说说书院的风景。千里求学为修行,寒冬江南水犹清。来到江南书院,弥陀村边,第一眼便觉已入梦中神往之地。书院虽处荒野之中,但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亭台楼阁,目不暇接。绿竹红花,古道通幽。禅灯佛影,静水流深。于此中,探胜寻幽,纵情山水,不亦乐乎。山中夜来月,当空作明灯。彼时正是腊月中旬,夜晚学习归来,皓月当空,月朗风清,与青松翠竹、亭台楼阁,构成绝美之山水画。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我一直向往早起晨练、晨钟暮鼓的生活。能在这次活动中遂了愿,幸甚至哉。早晨五六点起床。放眼朦胧月,举头三两星。三五百人,聚集红旗下,练习八段锦。
《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我一直强调环境、氛围、习惯的重要性,在书院里,也确实印证了我的观点。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冷漠,都礼貌相待,与人为善,视人如己。去食堂吃饭,有人向我鞠躬行礼,饭前端身正坐,吃饭时举箸端碗,饭后不费一粥一饭。如此有仪式感的地方,平生闻所未闻。我一直向往这种高素质高标准的环境,但环境不允许,常常生活于鲍鱼之肆,自己变臭也视而不见。在这里,礼貌待人,粥饭不费,成了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偶尔看到个别不好的情况,我也站出来倡导一下。有一次,组里有人剩下了半碗汤,按规定是不允许的。当我把它交到厨房时,一位义工学长竟然一手端起来,一饮而尽。见到义工学长们如此辛苦,我回到班里,斗胆上讲台跟大家说了一番话:
“生活中,对于我们的过失,可能有人在背后替我们默默承受。如果我们剩下了饭菜,义工学长们就会替我们承受过失。恳请学长们,一定要:吃多少拿多少,有多少吃多少。感恩大家!谢谢大家!”随后响起了掌声……
虽然我力量有限,此举亦杯水车薪,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别人为我承担、付出,我岂能只顾享受,坐视不理?
比起王奶奶、杨老师的高风亮节,我算是苟活于世,无比汗颜。在杨老师生前,我未曾听过他的课,着实遗憾。但他所说的“我们要做泥土下的泥土,沙石下的沙石”,让我高山仰止。想起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众生享受着他的丰硕成果,而他却溘然长逝,不取一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萍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我对昆曲知之甚少(孤陋寡闻,羞愧难当),若不是江老师给我补了点课,恐怕就错过了如此美妙的词曲。在上江老师的诗词课时,补了补诗词格律上的课,便照猫画虎,写了首绝句,如下:
笛吹曲唱杏坛间,论儒谈佛拜圣贤。
待到春风化雨日,花飞百里洒江南。
“笛吹”是指朱老师吹笛弄箫,“曲唱”是指江老师唱昆曲。在书院中,两位德艺双馨的老师,默契配合,珠联璧合,为我们表演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节目。“论儒谈佛拜圣贤”是指,我与诸位良师益友谈经论文,笑谈古今事(当然,大多是我向学长们学习讨教)。每次上课前,我们都要四拜孔子,拜先贤杨老师,拜授课老师。尊师重道,常怀感恩心,培养仪式感,这是我在此学的重要一课。后两句是说,在书院听老师讲课,闻古圣先贤之事,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到花飞百里时,才被人们发现。这首诗,虽有很多问题,但是我觉得还行的一首,在此略表我对书院的感情。
后来,由江老师指正,改为:
笛吹曲唱杏坛间,谈佛论儒拜圣贤。
待到春风化雨日,花飞百里满江南。
看来,在写诗方面,还有万里长征要走。
在雅集中,看到诸多学长各显才艺,能歌善舞,弄笛吹箫,文韬武略,我着实佩服,自愧不如,心里也暗自较真:一定要学个才艺,有一技之能。恰好,在春晚《梨园锦绣》节目中,有一段朗诵词:
“传于吾辈门人,诸生须当敬听;
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计之能。
吾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
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即在年轻。”
此语对我这个不学无术之辈是大启示。一计之能,专心用功,名扬四海,即在年轻。
雅集之中,听一歌,名叫《小城谣》,对此不能忘怀,便写了一首绝句:
一曲清歌化雨来,娥眉柳叶片片裁。
美人初见盼何处,金雀几时入我怀。
在最后一夜的围炉夜话中,我跟大家开玩笑说:“各位学长都才高八斗,个个身怀绝技,我不学无术,啥也不会,在此,我就斗胆,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那就是——诗朗诵!”所以,就又有了这首绝句:
一梦千里入江南,万马奔腾敢为先。
我与长风齐破浪,一苇杭至太湖边。
离开之时,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又旧诗新改,有了这首:
绿竹红花满杏坛,弥陀村处是乡关。
青春一去皆白发,故人归来仍少年。
绿竹红花,是我初来书院所见之景。江南书院,弥陀村边,“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最后,不论几十年之约,愿各位走出栖栖遑遑的半生,归来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
还有唐老师、董老师、王奶奶、达照法师,他们的谆谆教导让我受益良多,唯有时时刻刻致良知,时时刻刻精进,才能不负老师之期望。之后我会整理笔记,再详细阐述各位恩师的思想。
代有儒生传道统,于今四海谁与共?今看群英荟萃,良师益友济济一堂,便知传统文化之发展,大有可为。此后余生,愿与诸学长一道,修身养性,进德修业,徜徉于经史子集,立志于国学复兴。于人伦日常中修行,于建功立业中奉献,剥落私欲,完善人格,回归本心。
大学四件事:
考研、读书、演讲、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