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软件公司上班,一天研发总监把团队所有人叫到了会议室例行周会。这一次研发总监抛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每个人思考一下你对项目的贡献占所有人的百分之几?
Jimmy说:40%,我负责所有的前端代码,客户报问题总是看着界面提需求和Bug的,所以我是先锋班,这个数字不过分。
Grant说:40%,我负责所有的后端架构和数据库,所有的数据都很重要,没有数据界面上根本不能显示,手机客户端也不能工作。
Clare说:30%,我负责软件项目的质量,我总是会优先于客户报所有的Bug,不经过测试根本无法验收。
Kenny说:40%,我负责项目管理,跟踪项目进度,把控项目质量,维护团队士气,最终负责整个项目的交付。
……
研发总监看了看大家,不用说也发现问题,团队成员还没轮流说完就加总贡献就已经超过100%了。用常识判断一下就知道,很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贡献。
在社会心理学中,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
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为这种心理学的认知偏差研究找到佐证,我最常听到的说法就是「半瓶水」。
「满瓶水」是不会发出响声的,形容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谦逊和低调;
「没有水」自然也不会发出响声,形容才疏博浅的人确实说不出来什么道理;
「半瓶水」,形容一些人有一些学问,但是不精通,还容易四处高调唱,就像半瓶水一样晃荡发声。
为什么我们会对「落后多少」产生认知偏差?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
我们感知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买大众品牌汽车的人会发现周围同品牌的汽车变多了;怀孕了也会发现小区周围的孕妈变多了;上班后会发现自己小区里存在很多公司同事……
人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天然带着筛选器,人更「愿意」也更「能够」看到跟自己有关的事情。从生理学和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也符合情理,人的注意力一共只有这么多,哪儿有那份闲心总关注自己以外的事情。
除了自己以外,环境也对我们的感知偏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给及格的定义是「超过60分」,换句话说,你只要做对了60%的题目就算及格。这当然是考虑到升学率和社会期望给出的答案,但这无疑会给人一个错觉:
只要完成总目标的60%就可以被接受了。这个观点甚至有一首歌谣: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流泪。
这个错觉会带来的问题是,一旦离开学校的系统环境,其他的系统环境并不延续这样的60%标准。比如到了职场的你会听说一个80/20原则,20%的人取得了80%的成绩,另外80%的人取得了长尾成绩。
从学校到社会,标准从60%完成度到成为组织中的前20%人群,从一个固定的标准到一个动态的标准。
如果从职场的角度看,只有前20%才不算落后,那么从商业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前20%并不算是优秀,比如在互联网世界里,因为边际成本和传播效应,头部1%可以掠取绝大多数流量以至于让后来者流量枯竭。
社交方面的微信和QQ,电商方面的淘宝和京东,搜索方面的百度,谁与争锋的态度诠释着马太效应:大者恒大。在这个世界里什么是落后?不挤进前1%就是落后!
由此可见,不同的环境对落后的标准大不相同:
学校里完成百分之六十就不算落后;
职场里达到前百分之二十才不算落后;
商业里达到前百分之一才不算落后。
每个人必定身处一个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讲,很容易「比下有余」,跟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较都会让人觉得酸爽,但丝毫无助于我们摆脱落后的事实。越往高阶走,落后的作用域就越大,于是更容易比下有余,但实际上我们早已沦为芸芸众生,被头部的卡位者终身收割。
虽然这个事实不容易让人接受,但毕竟知道一点事实好,起码可以让有志之士明确目标,进而迈向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end )
作者:刘怡功『菠萝头』
需要转载请加微信:boluotoutalk,以获得作者的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