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尽心即是尽性—《传习录》徐爱录之尽心即是尽性!

王阳明:尽心即是尽性—《传习录》徐爱录之尽心即是尽性!

作者: 长胜阳明心学文化传媒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07:38 被阅读0次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的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天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工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日:“然。身之主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果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学,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译文】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会是生知安行”的人才能的事呢?”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先生说:“性是心的本体,天是性的根源。尽心也就是尽性《中庸》中说:只有天下最虔诚的人才能彻底地发挥人性,知道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所谓“存心’,就是没有“尽心”。“知天中的‘知’就像知州、知府中的知’,州官、县官对于州甚的治理是他们分内的事,人知晓天理也应当是自然而然的事,通晓天理就是己经与天合为一体。‘事天’如同儿子服侍父亲、大臣辅佐君王一样,必须恭敬奉承,然后才能万无一失。‘事天’就是还没有与天合二为一,这就是圣人和贤人的区别。至于‘天寿不其心它是教育人们一心向善,不能因环境优劣或寿命长短而把为备的心改变了。知道穷困通达、寿命长短都由上天注定,所以我们也不必因此而动摇了行善的心。·事天’虽然与天是两回事,但自己已有个天在面前;待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的意思。这便是初学的人立心的开始,有个勉励的意思。现在呢却倒过来做,所以让初学的人感到无从下手

    徐爱说:“昨天闻听先生的教导,我也隐约觉得工夫理当如此现在听先生一说,更加没有疑问了。昨天清早我这样想,“格物的‘物',也就是事’,都是从心上来说的。”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先生说:“是这样。身的主学是心,心之发就是,的量就是知,意之所在就是物。譬如,意在事亲上,那么事亲就是物;意在事君上,那么事君就是一物;意在仁民爱物上,那么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视听言行上,那么视听言行便是一物。所以戟说没有心外之理,没有心外之物。《中庸》中的不诚无物'和《大学》中的‘明明德’的工夫只是一个诫意,诚意的工夫,只是一个格物。

    先生又说:“格物’的‘格’有如孟子所说的‘大人格君心’的格’,是去掉不正心术,用来保全本体的纯正。一旦有意念产生,就要去掉其中的邪念,以保全心体的纯正,也就是时时处处都要存养天理,即穷尽天理。‘天理’即‘明德’,‘穷理’即‘明明德’。”

    先生又说:“知是心的本源,心自然能知。看见父母自然知道孝顺,看见兄长自然知道恭敬,看见小孩落井自然有同情之心。这便是良知,不借助于外界去求得。如果良知生发开来,又无私欲迷惑,正是《孟子·尽心上》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但是,作为一般人,不可能没有私心阻碍,所以就需要用致知’·格物’的工夫,战胜私心恢复天理。如此,人心的良知就再无什么障碍了,得到充分的发扬流传,这就是致良知。能致其知定可诚其意。”

    【点评】

    阳明先生对心本论做了新的诠释。他认为:“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天表示性的本然性和终极性,在内不在外,并不是如同朱子所说的由禀受外在的天理而成性、性外别有天之意。王守仁强烈反对道德本体的外在性和在事物中求至善的格物观,认为那是“析心与理为二”。他用“心”比喻,教学生仿效先圣的思想,必须从自心中反观得自性,不随境,不攀缘,明白当下即是“良知”。与朱熹把“格物”理解为研究和调查外物的意义相反,王守仁把“格”解释为“正”,亦即是纠正的意思;而“物”则定义为“意念”,因为“意之所在便是物”。因而,“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尽心即是尽性—《传习录》徐爱录之尽心即是尽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tj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