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问题:“职业发展如何弯道超车?”
<问题说明>
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到底存不存在什么样的机会,是“大多数人不会选择的跃迁式成长机会”?
就黄有璨的经验看,有两类机会显著符合这一特征。
第一种机会,是选择进入一个伴随着新技术、新模式而出现,短期发展还完全不确定、甚至有些混乱无序的全新行业里,只身承担各种不确定风险,去换取随着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在行业内接触到更多高质量信息来源、先进的工作方法而为自己带来的成长加速度。
老黄的有两次职业选择,都符合这个逻辑。
第一次,是2009年从日企的销冠转去互联网做运营。
他付出的代价,是薪资减半,以及在当时绝大多数人连运营是个什么岗位都没有听说过,对于互联网行业和我所在的公司的后续发展完全未知的风险。
他获得的收益,则是此后3年在互联网行业学习了更多前沿的工作方法、思维模式,让自己的薪资逐步升高,高于我转行前的水平。
当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收益——在绝大多数人连运营是个什么岗位还不清楚的时候,他成为国内早期互联网运营岗位的从业者,这是我后来写出《运营之光》的基本前提。
第二次,则是2012年,在已经有了3年互联网运营工作经验并小有成绩后,选择投身在线教育领域创业。
按照大多数人的思维和发展路径,2012年,较好的选择应该是谋求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发展,然而他没有。
之所以选择创业,除了受到当时创业浪潮的感召之外,其实还存在一个个人层面的原因——以他的学历、背景,即便进入大厂或是换一家更好的公司,相比其他人而言,竞争力还是比较弱,如果在一个线性轨迹下发展,很难说能够超过那些学历背景更好、行业经验更丰富、更聪明的人,因此才有了当时的选择。
这一次选择,他付出的代价是薪资又一次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近三分之一,并且,当时所选择的在线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此前还没有太多成功先例的行业。要知道,创业失败的概率本身就超过90%。
而他获得的收益,则是在创业过程中因为面临更多复杂的、更高维度的问题,以及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创业者、投资人和行业高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向高手请教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飞速的成长。
事后看来,在线教育在2012年还完全不成熟——事实上,2012年那个阶段的第一批在线教育创业项目,几乎全部都失败了——但他对在线教育这一行业和这项业务有了更深的了解,混迹在各种在线教育的交流群和创业者群里,明确了此后把教育作为自己长期投身和发展的主赛道的决定,也为2015年创办三节课并能持续取得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第二种机会,则是你主动请缨挑起一个大家都认为“很坑”、“很碎”、“摊子很烂”、无人愿意接手的项目,然后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你的情况下,干出来。
其实这两种机会的核心都是“生态位”,找到自己的生态位,错位竞争,才更有可能胜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