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传承雷锋精神
新疆沙湾市第四中学 梁增杰发表于《湖北教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其中雷锋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内涵,对于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现雷锋精神的传承呢?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探究道德与法治课雷锋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
观看雷锋视频,感悟雷锋精神
震撼人心的视频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能够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基础上的印象,为教师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提供直观形象的展示。以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等形式生动再现雷锋事迹,能惟妙惟肖地描绘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他毫无损人利己之心,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而培养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无论在任何岗位,把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干好,把应该承担的责任担起来的社会责任感。
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雷锋》《少年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在1959》等影视作品中的视频剪辑,通过重温雷锋的先进事迹,唤起学生时代的记忆。在学生心潮澎湃之际,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雷锋曾说过: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抢眼,我就去做黄继光,他正是这种精神的化身。雷锋只活了二十二岁,但他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雷锋这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的人生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义的转折中,他毅然选择了正义,选择了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我们就应该永远向雷锋同志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做热爱祖国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提起张定宇、张桂梅、黄文秀等闪亮的名字。在疫情防控中,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奋战在抗疫一线,肩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在偏远山区里,张桂梅用瘦弱的身躯托举起无数农村女孩的梦想;在脱贫攻坚中,黄文秀用生命谱写出新时代青春奉献之歌…… 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堪称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鲜活教材,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培育这种乐于助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雷锋精神,怀揣“甘洒碧血献青春”的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讲好雷锋故事,彰显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传承雷锋精神时,道德与法治老师不能干巴巴的说教,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讲好雷锋故事,走入学生心灵,彰显价值,引导学生增强向美向上的力量。
笔者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止于至善”内容时,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讲述了“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冰窟舍身救人,用生命践行使命的英雄故事。拉齐尼·巴依卡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他家三代人都是护边员,接力在帕米尔高原上戍卫边疆。在护边生涯中遇到的危难险情不胜枚举,但他从未想过退缩与放弃。2021年1月4日,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拉齐尼·巴依卡微信朋友圈的最后一条消息是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南湖》: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与担当/祖父这种精神是我家的一盏明灯……这是“至善”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也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和伟大呈现。
因此,教师要多讲授一些雷锋故事,通过演讲、朗读、微视频、举行雷锋精神的故事比赛活动,使雷锋精神的故事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这样雷锋精神才能深入人心。学生才能对雷锋精神的故事耳熟能详,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散播爱心、助人为乐、培育学生甘于奉献、在困难面前不惧艰险的英雄气概,在危急关头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三、践行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雷锋精神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注重常规建设,落实到教师、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我们要用好用足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的红色基因开出时代之花,结出育人的硕果。
在讲授“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主题时,笔者以自身经历作为课程资源,讲述了自己上班途中帮助搀扶70多岁的盲人老大爷过马路的故事。在一次回家途中,我偶遇一位陌生无助的父亲,他带着一直流鼻血的3岁小儿子急匆匆去乌鲁木齐市看病。见此情景,我赶紧帮助他给孩子换了弄脏的衣服,塞住鼻孔,帮忙叫来出租车……我的举手之劳,令这位父亲深受感动。教师应该把学生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生活经历与思政课教学联系起来,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学生及同事去沙湾市敬老院义务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将雷锋精神同3月“文明礼貌月”学雷锋做好事的日子结合起来……通过自身的经历,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让学生在“知、情、意、行”的共融中养成良善美德。在教学中讲述这些富有温情而有力量的事情,不仅能净化心灵、激发斗志,而且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把做好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传承雷锋精神,不负时代重托
道德与法治教师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任,新时代用“雷锋精神育人铸魂”就是通过创新呈现方式学雷锋做好事。雷锋精神人人可学、日日可学、处处可为。学习雷锋精神,我们要明白雷锋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认真工作的人,是一个对他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的人,他就在我们身边,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雷锋这个榜样的力量,通过以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看得清、感受深,才能学得来、用得上,把雷锋精神转化为见贤思齐的自觉行动,在同学们心灵深处生发出一种积极向善向上的情怀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奋学习、锻炼成长,让雷锋精神在学生心田中落地生根。
譬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当代雷锋郭明义爱心团队从辽宁到湖北,跨越半个中国,郭明义爱心团队的一支小分队组织6辆客运大巴,装了30吨水果、10吨鸡蛋,历经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武汉。“再苦也值得!”将这些物资先后送到雷神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后,志愿者赵鹏飞说,“我们就想多尽一份力,给医生护士和患者们补充点营养。”90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甘如意,2020年1月,她正在她的老荆州休假过年,当她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后,她心急火燎,作为一名医生,她别无选择,当时所有的公共汽车全部停运的情况下,她作出几乎天方夜谭的举动,一个小姑娘背着简单的行李,用300公里四天三夜返岗走单骑的决心与毅力,踏上一段逆行迎战,不负使命的征程……
总之,雷锋精神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时代新风,献礼建党百年,践行使命担当,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老师匠心独运,用实际行动唱好时代的主旋律,激扬好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变为现时代学生精神成长的阶梯,感召青少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昂首奋力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