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难得下了一次早班,吃饭洗漱爬上了床,看了看表居然才八点钟,突然来了兴致,想读本书将刷朋友圈追网剧取而代之,消遣这富余时光,这也算是少有的积极向上的表现。
对于现在产品更新飞速、种类繁多的时代,我们不自主地染上了“选择恐惧症”,再加上时间的稍纵即逝,便对某些评分推荐的工具产生了强大的依赖,将之推出的只言片语都奉为真理。就像在某宝购物买了评分低但可能质量尚好的产品,心里总是隐隐担忧自己吃亏了。我也是患者,打开读书软件,首页推荐的《刻意练习》印入眼帘,便火急火燎地花了8元rmb买了电子版全本,生怕犹豫不决地选择占用了读书时光。结果读了不到半小时,便心情如都市的雾霾,剪不断理还乱,焦虑已爬满全身。这并不是吐槽这本书干货不足,而是想分享下一次不悦的读书经历收获。
1、抱着“充电”的读书目的,应遵循缺啥补啥原则
读书,无非消遣、拓宽知识面、充电三种。单说充电这种,对于能力尚缺的职场小白来说,读书常被列入提升能力的计划。但是身边多数人一直拿“一年读多少本书”的话题来侃,却忘记了读书的初衷。除了获得“哇,你好厉害!”的寥寥称赞,肚里有几两墨水,自己最为清楚。就我今晚而言,本来挤出来时间为自己添能加料,但该本书围绕着“反复练习讲方法”的精髓,然后用从古到今的例子及若干实验反复论证这个主题是正确的。这个确实干货不多,而且与多本励志书籍所阐述道理相似。当然,这怨我平时喝鸡汤太多,中毒太深,导致自己无法产生共鸣。
就此沉淀个经验。抱着“充电”的目的读书,首先请自我总结下,身上尚缺哪些短板需要弥补,不能太笼统,像“沟通能力不强”,问题一定要聚焦,如“在公共场合说话紧张、说话结巴,怎样克服”只有带着问题去读书,才能让所花费的时间产生价值。另外,每当看到一本书后,先扫一眼目录,看有没有关于解决问题的信息,如果没有请pass掉,千万别看到感兴趣的翻几页。突然你发现,1个小时过去了,没解决自己的问题更没其他收获,时间浪费了,心里总会有种埋怨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恼。
2、实践能更好实现读书的最大价值
相信苛求成为优秀职场达人的小白们,不说读过几本职场管理的书籍,在现在订阅号满天飞的网络时代,各种推送的职场必备知识、办公室沟通技巧等文章,想看不到都难的。说这些文章鸡汤多,干活少,这有点一棍棒打死的嫌疑,里面的确有些文字能触动人心,也会让人突然打鸡血疯狂工作些日子,这也是其备受大家推崇的原因。其实,干货都是那些混迹职场奋斗打拼的人所积累的经验,这东西并不是你知道就是你的,而是需要你去实践,灵活运用到工作中,看他们所谓的职场圣经是否有用,说不定你也会总结出一套逻辑,那才是属于你的东西。读书产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出来,付出有收获的感觉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读书总会有收获,每本书自有它存在的道理,总会有内容让人有所启发,即使它让你读起来感到焦躁。因此,读书并不是随便拿本书读,而是有一定的学问,更为关键的是,至少你认为读书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