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红与黑》(四十五)

读《红与黑》(四十五)

作者: 思而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5-10 12:22 被阅读0次

一场好戏开始了,正在演绎中,局中人是穷小子黑衣小教士于连、高贵的菲华格元帅夫人、贵族千金拉穆尔小姐,其他都是配角儿。于连按照俄罗斯亲王指导的行动纲领粘着元帅夫人亦步亦趋,时刻陪伴,书信往来,有分寸的在高大上的道德宗教讨论中不经意的渗透着假情或真意,尽管偶然抄俄罗斯阔少追女的原信时把地址如伦敦或里奇蒙也一并大意抄送给了元帅夫人,那也不碍事,于连脑筋急转弯的掩饰而轻松带过,看来,夫人已经入局了,夫人真的相当欣赏于连这个聪明、英俊、“诚实”、可爱的小伙子,并在心目中有意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选定推举于连任职主教,于连这么年纪轻轻就任主教一职,这是相当了不起的,非贵族出身又怎么样,只要夫人钟意。对于于连,或者无心插柳柳成荫,剧情的结局不以局中人的意志而转移。高贵、倨傲、此时有点可怜的玛娣儿特,表面毫不介意,实际上却左顾右盼,寻找一切机会聆听于连的每一句话,耿耿于怀或十五十六,而不无野心、用情专一、对拉穆尔小姐一往情深的于连又何尝不是三心二意呢?!

下面摘录原著有关段落:

“一个人要是喜欢我!”于连心里默念一遍,“这句话也许不说明什么,也许说明一切。这种语言的奥秘,正是我们这些可怜的乡下孩子不懂的地方。”他抄着一封致元帅夫人的长信,这边厢想着菲华格元帅夫人给他的这句话,心里又非常想念瑞那夫人(在小城维璃叶做家庭教师时好上的市长夫人)。

深夜,他把昨晚所抄那封信的原件拿出来审阅一遍,很快找到俄国阔少谈到伦敦和里奇蒙的要命段落。他很惊奇,发觉这封信差不多是情意绵绵的。

于连人生里这段菲华格插曲时期,拉穆尔小姐得强自克制,才能不去想他。贵族千金的内心,经受着激烈的斗争:有时候,这么个可怜兮兮的小伙子,她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他一讲起话来,她又给俘虏了过去。她尤其吃惊的,是他那份虚情假意;他对元帅夫人讲的,没有一句不是谎话,至少是真实想法的恶劣伪装,因为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玛娣儿特是知道一清二楚的。这种波谲云诡的手段,她为之愕然。“然而又是多么的深刻!”她心下自语,“胡吹的蠢货或寻常的骗子,如唐博之流,虽然弹的是同样的调子,其间相去何止霄壤!”

——读《红与黑》下卷,第二十七章、教会里的美差,第二十八章、《曼侬•莱斯戈》。2023.05.11.

相关文章

  • 于连,悲剧的美学

    ——读《红与黑》有感 最近,利用充足的时光,读完了《红与黑》。这些时光...

  • 读《红与黑》

    司汤达开上帝视角给我们展示了玛蒂尔德小姐的言谈举止和她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让我们对这个角色有了这么一种印象:她确实聪...

  • 读《红与黑》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红与黑》这部书,小说主人公于连希望自己努力进入上流社会。作者司汤达把每个人物的性格塑造得有特...

  • 读《红与黑》

    《红与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

  • 做个 晨型人很舒服

    6:00—7:00读《红与黑》 7:05—7:50做瑜伽

  • 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 作品讲述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

  • 读《红与黑》有感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

  • 读《红与黑》有感

    终于看完罗新璋译本,又是一顿唏嘘,看来看去,感觉美和圆满总是相克的,肉身总想追求圆满,灵魂却总是倾向超脱,多么讽刺...

  • 读《红与黑》有感

    拿起这本书时我在想,书名中的“红”是什么?“黑”又是什么?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红与黑》?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带着...

  • 读《红与黑》有感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红与黑》(四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xj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