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知名内地女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新闻里的这一句话,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杨洁导演是当年86版《西游记》的总导演。
这个版本的西游记,中国没看过的人恐怕不多,在过去的30多年里,至少有一半的寒暑假会出现《西游记》霸屏的情形,尽管这部剧从今天的视角看,制作技术显得有些粗糙,但是这部片子本身却是不朽的杰作。
这部片子,用杨洁导演生前的话说:是在搞艺术。
现在的很多媒体,似乎分不清搞艺术和搞怪的区别,各种乡非杀马特被当成艺术范儿,但至少在杨洁拍《西游记》的时候,艺术还是一件可爱的事情。
实际上,各种公开资料都显示,当初拍摄《西游记》更像是一个错误决定,没钱、没设备、没技术、没经验,有的只是一个机会。
然而杨洁抓住了这个机会,中间遭遇了换角、资金中断、人员受伤等各种问题,拍摄时间一直到1988年才算把第一部拍完。
如果放在现在,这部片子就算杨洁跪下给大家磕100个响头,恐怕也难以换来任何电视台的播出,更不要说是断断续续试播的节奏了。
一个细节是,曾经有人投诉剧组各地取景是乱花钱,于是中央派人调查,结果发现剧组太苦了,于是这次调查的结果是再拨了100万。
而现在的演员,能够在一个剧组里干这么久么?而且还是当时的那种条件?
难以想象。
但这部剧的伟大,并不是付出了多少艰辛,也不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是从杨洁贯彻到剧组每一个人的创作态度,他们是在用打造艺术品而不是商品更不是次品的心态在做这样一部影视剧。
如果是这个版本的老观众,或许对于这样一个细节还有印象:最初版本中“车迟国斗法”的戏里,曾经出现隔板猜枚时唐僧说“破烂溜丢一口钟”,结果出现在画面里的真的是一口钟,但很快有人指出这是错误的,“一口钟”在当时的语境里是指和尚穿的旧衣服,于是在第二次播出时,这个画面就被重拍修改了。
当然这还是许多细节中的一个,当时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剧组上下坚持创作的精神,使得这部剧虽然从技术上极为简陋,却打磨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节和记忆深刻的画面。
剧中孙悟空的动作、八戒的抱怨、沙僧的表情直到现在仍然是网生一带使用的表情包,而这是在没有宣发、推广的情况下由网民自发实现的。
或许从跟现在的对比,我们更能看出这部剧的优秀。
如今的00后,他们的童年是伴随着《喜洋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样山寨国外作品的节目长大的,稍微大一点,霸屏的又是各种抗战神剧、狗血玄幻片,电影院里也充斥着《小时代》这样的剧。
制作方面,虽然技术已经超越当时,但是却被用来抠像、对口型,甚至可以把偶像们唱得鬼哭狼嚎的歌曲通过变声弄成神曲。
于是荧屏上闪现的是各种毫无人味的特技,一张张面瘫脸配搭上狗血情节,网上则是脑残粉的欢呼声来覆盖吐槽声。
想到这一切,回看《西游记》,让人不寒而栗。
70后、80后甚至部分90后能有杨洁导演陪伴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而00后们的童年竟然要看这些,显然是不幸的。
怀念杨洁导演,愿您一路走好。
(作者:梁千里 首发微信公众号“记者梁千里”,个人原创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