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化险为夷的人生策略

化险为夷的人生策略

作者: 云岗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16:42 被阅读0次

一  引子

狮虎乃刚健至极的隐喻(摘自网络图片)

如果您觉得自己的脚,踩到了老虎的尾巴,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有人会认为这个问题很无聊,吃饱了撑的,哗众取宠,其实不然,此乃【易经】第十卦《履》的卦辞:“履虎尾,不咥人,亨。”

就是说,某君踩了老虎尾巴,老虎却不咬人,恒通。

这个事儿可能吗?

古代文献,尤其是先秦诸子的文字里,在深奥的说理时,经常用一些例子,于今人看来,找不到感觉,就说猛兽吧,除非去动物园,才能看到老虎、狮子和蛇蟒等其他猛兽。古人的生活环境跟当下天差地别,于是反应到文献里,也自然引起了今人与古人的隔阂,以至于影响解读原文要义。

当然,也说明了现代读者学习古代经典,确实是需要举一反三的思考;倘若换位思考一下,约两千年前的古人读了现代文献,对于汽车、手机和微信等词汇会不会也有隔阂和蒙圈的感受呢?

二  例子

现场之一:事故车头两度撞上隔离带

为了解读《履》之“履虎尾,不咥人,亨”的意思,请允许作者,用一个现代版的例子来体验解读一二吧!

两年前的冬月,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于下班驾车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她行驶在刚刚出京的南部高速路上,不慎操作失误,方向盘偏动了一下,车头左前侧撞上了中心隔离带,而后被反作用力弹回,向反方向——右偏离变道,剐蹭了一个大型载重汽车(车头左后部),然后再一次被弹回,撞向中心隔离带……,直至被困住、停车。

现场之二:事故车后尾剐蹭右侧大货车

轿车的瞬间的历险动作停滞后,被碰到的大型载重汽车也跟着急停在路边。两个司机坐在高高的驾驶楼里,一动不敢动,他们俯视着小轿车的动静,因为不论甲方乙方的责任,出了人命关天的事故,都将有大麻烦。这两个人直到看见小车内的司机挣扎着钻出驾驶室,完整无缺地站在地上,这才从车上面下来,哆哆嗦嗦地打问事主:你的车里面还有别人吗?

上面两张(还有另几张)照片是我于事故发生后立即赶到现场拍摄的,刚才说的主要情节是载重汽车司机亲口讲的,而我的这位朋友好像没有啥异样的感觉,记得她站在一边,就像看热闹的无关人,一起听着大货车司机绘声绘色地描述。

我觉得自己真的晕了,一面耳朵听着,一面心里慨叹:这人的命可真得是太大了!

曾经做过多年的回收处理报废汽车的工作,虽然不是拆解工人,但也清楚一些细节:严重交通事故导致的报废车,除了外型歪七扭八,残缺不全,内中往往也是血迹斑斑,虽然痕迹陈旧和模糊了,但依然可以通过车体破损之具体部位,揣摩出事故车的大概经历和现场状况。而这一次,我看着眼里的事故车的严重破损的样子,再回过头面对毫发无损和神情自若的事主朋友,说心里话,我不仅匪夷所思,更感到惊心动魄,从头皮开始,浑身上下都发麻。

记得,当时我问过她:是否通知了父母?她点点头说:没敢说实话,只是轻描淡写地告知了。退一步想想,如果她的父母那时站在那里,一定会惊骇得站不住的。

三 方子

“《履》,德之基也。”(【易经】—《序卦传》)

在遇到解释不清楚的问题和困惑时,人总是显得很羸弱和无明,也自然就会扯到天地鬼神上。因为,从一睁开眼睛看世界,从小的时候,我们就习惯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并没有足够的抽象的思维功力来解释一些匪夷所思的、偏偏又发生在眼前的人与事。

从处理完毕这个事儿,到后来一两个月,我也有意地整理了一下思路,想搞明白这位大难不死的朋友,到底是何方神圣在罩着她?虽然心里头很凌乱,一时半会儿找不出来一个清晰的答案,但不知为啥,脑子里老是轰鸣着一个佛家的偈子“万法皆缘生”——这五个字。

其实,这个偈子,一共是四句、二十个字:“万法皆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弥,常做如是说。”虽然说,在内心世界里,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推理思考,依然没有弄清究竟,但是突出的感觉,还是之前学习国学某经典的那个体会:缘生和果报的法则,的确是太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自从读了《履》卦后,终于有点开悟了:

首先,说《履》卦本意,于文字面上解读,“履”乃步履而行,可以运动人身者也。故《履》曰:“履虎尾”(《卦辞》),而且,令人豁然开朗的是,《彖辞》解释了“不咥人”的理由,虽只有三个字,却道破天机——“柔履刚”也。

“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易经】《履》:“九二”爻辞)

再者,《序卦传》里也说道:“物蓄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所以,履就是礼。

人生有了一定积蓄(成长或成功)就应该有所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挫折,而防止跌跤的最好做法,就是践行礼。

接着,结合前例解读,作为行人或者司机——以自己的“柔”——遵守交通规则的“刚”,即使有些保守,似乎循规蹈矩,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至少不会冒险犯难,“小心行得万年船”。

以此可以推断出来:肇事的司机朋友、尤其是那辆大货车司机基本上都固守了“柔”位之德,遵守了限速行驶、不违规超车或者禁止酒后、疲劳驾驶等等“刚”性权威规定。这才是“虎不咥”的善果之善因,否则,后果真的就可能是不堪设想了。

四 尾子

“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履》之《象辞》节选)

《诗经》曰:“福履绥之”也。朋友的这个事儿,可以推演到关于遵守礼仪和规矩的所有话域。人能守礼,则天赐之以福。

无论如何,人生的路充满险阻,狮虎之咥人,不独山林;意外事故,也不仅仅发生在汽车、轮船和飞机的航路上,如职场生涯中“怨憎会”和“求不得”的苦缘,也都是想避免而避免不了的;凡是一切跟利益和危害相关的,都有可能化作一场“事故”,甚至是凶多吉少。

怎么办?

唯以《履》卦所揭示的道理,以不敢轻进之心,敬人持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尤其是深深领悟并践行孔夫子在《论语》中论述的“礼之用,和为贵”之道,才可能躲开踩到“老虎”尾巴的危险情境。

简言之,倘若职场人为人处世,能行以卑逊,在荆棘丛生的攀登路途中,怎么可能不化险为夷、披荆斩棘的前行呢?!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敬录弘忍大师法语)

师大铁陀写于西澳

2021.3.7下午

相关文章

  • 化险为夷的人生策略

    一 引子 如果您觉得自己的脚,踩到了老虎的尾巴,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有人会认为这个问题很无聊,吃饱了撑的,哗众取宠...

  • 化险为夷

    快过年了,上午我和先生去采购年货,可超市人山人海,进去立刻感到呼吸都不顺畅了,我们决定给孩子买点玩具就回家,年货到...

  • 化险为夷

    1.炒米饭 中午,婆婆蒸好了米饭,叫正在阳台上逗小宝的我做炒饭,我爽应。 进橱房,准备原料:两...

  • 化险为夷

    交通安全,使我们的出行得到保障;食品安全,使我们的饮食得到保障;居家安全,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安全无时无刻不...

  • 化险为夷

    蜻蜓身后是螳螂, 螳螂身后是黄雀。 蜻蜓即为腹中食, 幸而螳螂先为食。

  • 化险为夷

    六. 顷刻间,沙土漫天,悠悠被风沙眯了眼。 等她能够勉强睁开眼睛,同伴早已不见踪迹。 她的脚边却凭空多了只野狼。 ...

  • 神奇的化险为夷

    图文|时光月老 我从进入社会以来,至少经历三次鬼门关,但都逢凶化吉,我们不得不叹服易经的神奇。 1、八十年代的一个...

  • 化险为夷的早晨

    懵懵懂懂之际,只听见女儿的哭声伴随着门的打开一起朝我袭来,瞬间我瞌睡全醒。 1.假装淡定的我。我心里有点慌,但是还...

  • 大盘化险为夷

    比特币昨天阴跌不止,晚上却风云突变。一波加速下跌之后不久,止跌,反转,上攻四个小时把行情演绎的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 三十、化险为夷

    青蛙将军的眼神既惊恐,又含有一种恰到好处的释然。是啊,除了她,还有谁能在此刻用区区一根羽毛击败他的长矛? 他用十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化险为夷的人生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xy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