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50/aaf165db1ab61d0e.jpg)
广告媒体以面对面的口吻告诉你:“XX产品,你值得拥有,只为你量身打造。”学校长辈以亲切的姿态告诉你:“你是最特别的,没有别的孩子比得上你。”明星名人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只要你做你自己,也可像我一样万众瞩目。”社交网络上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值得被点赞,应该获美誉。”
在这个时代,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认为自己“值得最好的一切”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精神。
于是我们逆反长辈,认为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的忠告不再有用,当我们受挫时我们觉得怎么可能,我明明是天之骄子?于是我们追求物质和名望,我们在乎自己的外貌和别人的瞩目到了一种没有获得点赞就空虚的状态,哪怕真实的自己并不符合社交网络上的状态,我们认为自己配得上一切奢侈品,自己让自己快乐最重要,于是我们贷款花明天的钱只为满足今天这个自己的的快乐,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获得资源,房子,车子,该有的享受,但实际上地球能源却只有那么多,日渐消耗,气候变暖••• •••
两位合著作者在《自恋时代》中提出:自恋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一种心理文化上的流行病症,对于自我欣赏的过度关注,已经让整个时代的人都开始逃离现实,去追求浮夸的幻想。
它和自尊不同,实际上,自恋所带来的负面往往就是我们曾经希望通过提高自尊心来避免的东西:攻击行为,物质主义,缺乏对他人的关爱,肤浅的价值观。
这让我想起最近引起争议的《十三邀》,马东对许知远说“我没那么自恋。”真是一种神奇的悖论啊,许知远是在批判文化,时代的日益粗鄙,认为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而这恰恰是一种自以为“了解”了时代的自恋。事实上这种自恋,无伤大雅,毕竟是为了文化更好地发展,可以说是一种读书人的自恋。
然而现代人已经将自恋等同于一种“荣耀”,一种每个人都迫切想要得到的荣耀,因为他们认为自恋者更棒更聪明更好看,自恋是健康的,甚至模糊了自我价值和自恋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成功并不会因为你过度自信而来临,自恋者从不责备自己,总是把一切错误原因归功于外界。
短期来说,自恋的确有一定收益,但最后随着时间带来的却只有空虚,疏离,以及陷落的人生。作者从家庭教育,互联网传播,信贷收紧,社会导向几个方面再次指明了一些预后方法,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不要告诉小朋友他的独特性,而恰恰要告知他和众人的共同性才能够让他们学会关爱,不要过度表扬,而令其产生“子女皇权”,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总是被人诟病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家族教育弊端吗?
在我们这个全民才刚刚开始“自恋”刷存在感的时代,美国作者已经开始了对于美国“自恋流行”的自省和反思,我想,这也是我们应该惊醒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50/f401caa27170cbd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