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自恋的书——《自恋时代》,但是,它关注的却是在自恋中迷失的时代。
炫彩的封面完美地衬托出“自恋”的色彩自恋,英文名称为narcissism,源于希腊神话中水仙花的故事:
望着自己倒影入迷的那喀索斯那喀索斯(Narcissus)是河神科菲索斯与水泽女神利里俄珀的儿子,出生时被赐予神示:不可使他认识自己。到16岁时,他已长成相貌俊美的少年,但因父母牢记神示,曾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相貌。
英俊的那喀索斯迷倒众多女神,其中以回音女神厄科(Echo)为著。但是,厄科无法说话,只能重复对方每句话最后几个字。她一直追求那喀索斯,最终遭到拒绝而悲伤欲绝,从此身居深山之中,成为山上回荡的回音。
弗洛伊德命运女神为了惩罚那喀索斯,答应了众女神对那喀索斯的诅咒——但愿他有朝一日爱上一个人,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爱!
一日,在林中打猎的那喀索斯无意中看到一汪湖水,平静的湖面恍若一面镜子,让在湖边正欲喝水的那喀索斯看到了湖中自己的倒影。那喀索斯并不知道湖中的人就是自己,顿时被迷住,并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影子。但是,当他用手去摸,影像却散去,直到湖面再度平静。
那喀索斯就一直守在湖边,与自己深爱的影子两两相望,日复一日,不吃不喝的那喀索斯最终在湖边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化作一朵水仙花,在水中顾影自怜。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这样定义自恋:对于自体(自我内在影像)投注力比多兴奋的状态——也就是将原本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从而无法与他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
科胡特而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对此作了如下修正:自恋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借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由此,可以得知,健康的自恋是构建自体感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一旦这种感觉过度,超过了社会的允许程度,就会发展出一种“夸大的自体”,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截止2011年已经五次再版)将“自恋型人格障碍”收入其中,并定义为: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动)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2.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有一种权利感;
6.在人际关系上剥夺他人;
7.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至此,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自恋者的全貌,也会不由回忆自己的过往,看看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出现上述情况。当然,自恋者们也许并不屑于看这些标准,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这些项目本身有什么问题。
夸大的自体感在《自恋时代》一书中,作者并没有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做深入的剖析,而是将视角投注到社会中的群体,探寻在当今时代,自恋是如何广泛地扩散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简·M·腾格与W·基斯·坎贝尔这两位心理系教授。
简·M.腾格(Jean M. Twenge),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心理系教授,著有畅销书《我一代》等,文章常刊登于《时代周刊》《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刊,《NBC日界线》等节目也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W.基斯·坎贝尔(W. Keith Campbell),美国乔治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当你爱上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一书作者。其有关自恋的研究成果曾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包括《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福布斯新闻频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其研究进行过报道。
记得自己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自恋,还是在《哆啦A梦》剧场版中,强夫面对着镜子,饶有深意地说:“‘帅’这个字简直就是为我而造的。”
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如此经典的句子,我怎么没有想到了!
就是这样的渗透,让自恋在我的成长轨迹中无时无刻不在。而在自己成长的年代,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网络传媒,其中各类影视文化作品内容,以及光鲜亮丽的明星效应,都让“自恋”的身影无处不在:
不少动画作品,在主人公出场时,就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力量,一种不可替代的旨意,即使经历重重历险,也最终会取得成功,达成自己的目标。
圣斗士星矢诸如,日本著名动漫《圣斗士星矢》中,五位青铜战士,为了征求雅典娜的性命,不惜与十二黄金圣斗士抗战,而无论置身多么险恶的困境,五位战士都能化险为夷,最终赶在第十二盏灯熄灭之前,成功救回了雅典娜。
迪士尼的各位公主而美国的动画产业也是如此,老牌动漫公司迪士尼的公主系列,每一位公主出生都天赋异禀,要么具有过人的胆识,要么就是拥有常人难得“幸运”,在自己危难的时候,总有“王子”适时出现。
疯狂原始人而梦工厂的《疯狂原始人》与皮克斯的《勇敢传说》中,过度夸大女主人公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的形象,而弱化和黑化父母在教育和保护孩子方面的努力,在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孩子眼中,看到的是两代人的冲突中的冒然冲动,而失去了深入探究和了解差异的机会。
同样的桥段,在各类影视作品中更是层数不穷。
美国好莱坞式的经典英雄救美的情节,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化,但是,其核心的英雄情结依然存在。
一度泛滥的国产抗战主题神剧中,自嗨式的英雄人物和对抗场景,让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悲剧变得戏谑不堪,更让现代的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历史该有的深度思考与现实发展的反思。长此以往,人们陷入的不过是假象中的“无敌”,而无视现实中的差距。
在《自恋时代》一书中,作者也将当今时代自恋产生的根源其中之一归结为“明星和媒体对于自恋的传播”,另外一条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不少父母都在培养孩子的“皇权感”。
前段时间,一个小视频在各个微信群不胫而走。视频是混剪了一段儿童因为不满父母(或抚养人)管教而对其大加拳脚的镜头——其中一个镜头是男孩将母亲殴打倒地后,还不停用脚去踢母亲的腹部。
我的心也随着这位倒地的母亲的身体,因为疼痛而抽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已经成了孩子的代言词,父母与子女的不平等的地位已经体现在父母的卑躬屈膝,只求与孩子和平共处;同时,校园暴力和霸凌现象越来越频发,并呈现低龄段发展,这些都让我们不由地反思,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在经历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家教的长期统治之后,一股从西方吹来的教育清风,让“赏识”教育、“赞赏”教育成了新鲜且强势的洪流。
曾风靡一时的赞赏教育不少教育人士参与其中,并将其视为解救“棍棒”下的孩子的唯一制胜法宝。
于是,越来越多的文章宣称要“保护孩子的天性”,要“呵护孩子的心灵”,要让孩子顺应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要人为的破坏,要及时表扬孩子等等……在这些绚丽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你真棒”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关键词,强行压制的不满情绪和伪装出来的心平气和成了教育子女的标准姿态。
没有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深入理解,光凭几个词、几句话、几个动作,改变的不过是既往固定的行为模式,却营造了一个让孩子不断自我膨胀的氛围。
在《自恋时代》一书中,作者提到,针对养育子女方式和孩子自恋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中,目前展开的四项心理学研究中,都显示出:
会导致自恋的养育子女方式与现代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相似——放任、赞扬,以及让孩子说了算。
对此,作者给出了以下建议:
说不,而且要说到做到。心理学不仅提倡父母要“不带诱惑的深情”,更赞同父母“不含敌意的坚决”。父母需要保留自己的底线,并且温柔的坚持。父母们需要明白,不仅仅表达肯定是对孩子的爱,表达拒绝是在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边界感,也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但是,需要父母通过学习来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
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权利。在一次课程中,老师举例说明,当父母赋予孩子太多的自由,就像在大海失去方向的航行,孩子会漫无边际,更没有安全感。父母可以在一定限定内,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例如,不要问5、6岁的孩子出门要穿哪件衣服(孩子可能还没有季节的观念),而是让孩子在你准备好的2、3套衣服中挑选自己喜爱的。
仔细考虑一下你给孩子传递的有关竞争和成功的信息。在我们身处竞争的环境时,更需要父母自己现有清晰地认识,帮助孩子建立良性的竞争意识。
给孩子购买印有表示他多棒字样的东西时要三思。过度的表扬不仅仅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语言中,在隐形的信息传递中依然存在风险。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自恋本身并无大碍,作者对自恋的态度有些过度。但是,需要我们警惕的是神话故事里的隐喻:镜像一般的湖面,让那喀索斯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他无法认识到自己深爱的,不过是自己内心投射的假象,而非真实的存在。
因此,那喀索斯无法真正拥有湖中的镜像,预示着无法真正接触自己,无法全然的接纳自己,自然也就无法真正的爱自己。所以,自恋既不是自尊,也不是自爱,而是一种病态的情感假象。
那喀索斯情结我们需要构建的是对自我的真实认识,如果父母们如同那喀索斯的父母那样,一直阻碍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不仅不能孩子在适当的年龄里构建出适合自己的自体,反而是孩子在失去自我真实概念后,重现那喀索斯的悲剧。
《自恋时代》一书绝非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们,欢迎翻开此书,尝试颠覆自己的自我认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