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们山东人,隔三差五好有人招呼同学朋友聚一聚。
时间以晚上居多,尤其是周五周六晚最多。太阳不落山,主家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鸡啊鸭啊鹅呀还有羊汤都是一绝,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主人点好几个大菜后,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马上到、马上到,所谓的马上到,其实刚出门甚至还没走。终有姗姗来迟者,明明在家闲的难受,却故意来迟,美其名曰,刚散会。
落座讲究,主人通常会坐在主陪位置上,右手边为大客kei,左侧为二客,对面副陪位置上一般会挑选一位颇具酒量且善于言辞者辅助酒局,副陪位置的右侧为三客,左侧为四客,其他位置就随便坐了。
一般落坐时大客二客位置都会谦让一番,最终大都是德高望重或年长者居坐,菜上酒满,主人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
有时,客人们相互不很熟悉,主人大多变成组织部长,会他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医院的护士就是院长,自由职业者王某人立马摇身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局级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
不认识的,还相互笑笑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俺不是,俺就是个老百姓…”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介绍完,主人开始带头敬酒,此时主人会和副陪商量建议第一杯酒分几次喝完,通常是主人先讲酒规;三口、六口、九口一杯,还有副陪接着会来个七八九一口焖,并督促监督其他客人全部喝完,第二、三杯酒仍是共同科目,如法炮制或者是从主宾开始每位客人敬酒一口并说句祝酒辞,四杯酒过后,开始进入自由阶段。
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几杯共同科目酒结束后,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
虽然大家都自觉豪饮,但两圈过后,一般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副陪就开始接力组织了,酒量大的人也就开始发挥,提杯打圈,挨个敬酒。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我干了,美女随意,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杯,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哈了不哈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这时,“串座”又粉墨登场了。所谓“串座”,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回合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透透吧。”
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 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局”“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
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请示主宾后当机立断宣布:“没有不散的宴席,酒不足下回补,散会!”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