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起眼的小沙粒想要变成珍珠,这也许曾被人们认为是天方夜谭或是茶余饭后的笑话,而我,就想成为那个“笑话”。
从未在师范学院毕业的我,不是师范生的我,从未站上过三尺讲台的我,在大学毕业后的那一年做出了我人生最大也是最不可思议的决定——成为一名教师。
2016年8月,我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特岗教师考试的顺利通过,然后摆在我面前的确实一个个难题:
一、不是师范大学毕业,从未接触过正规的专业的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不是师范生就意味着起点比大家低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很是欠缺,专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从未站上过讲台,从未接受过正式的讲课的培训指导,这让我很是迷茫和害怕。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忐忑和不安走进了现在的学校,走进了孩子们,也走进了我的教师生涯。
人总是要成长的,总是要经历困难和磨炼,总是要去挑战自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带着自己的勇敢做了自己曾以为不可能的事。作为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在这两年中,改变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最要感谢的就是沪江的青椒计划,2017年9月让我搭上了这班互+网络顺风车,让我开阔眼界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站在了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去看到了那些比我优秀的、比我努力勤奋的教师们,从他们的身上让我一点一滴的学习到了很多。
小小沙粒的改变
变被动为主动
起初参与到互加青椒计划中说实话是因为这是一项“任务”,不得不去参与,那时学习是被动的,每天学校的教学工作已是繁杂,每周三周六去参与到互加学习中总会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最开始的课程自己真的没有用心去学习,但是当9月的大作业发布时,自己的兴趣被提起来了,九月的九宫格故事大赛,我也提起了画笔,画九幅图来描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从小就喜欢画画的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最乐意去做的事。从那时起,互加计划不再是一项定时定点的“任务”了,而是让我不断进步学习的“财富”。每周总是期待着周三周六,准时的打开课程,从德育心理到班主任工作再到转变教学,那些专家教师,那些优秀的名师的一节节课程,已然成为了我教学路途中宝贵的知识财富。我开始拿起笔记录下每堂课的重点,开始将老师的所讲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一个非师范生的成长就此开始。

全国各地这么多的乡村青年教师们由互加计划这样一个平台联系在一起,一起度过了八个多月的学习时光,在这八个多月的学习中,我渐渐加深了对教师的了解,更加能够懂得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如何面对学生与学生良好相处,并且还学习了如何上好课,改良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模式。
这八个多月中,我尝试了以前不曾尝试的绘画手工。
也不断的提高板书的书写,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到了不一样的板书形式,知道板书在一堂课中的重要位置。

也与孩子们一起开了一节不寻常的“蓝丝带”感恩班会。让孩子们在班会中感受爱,感受什么是感恩,懂得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也在老师们的一节节精彩的课程中收获成长,尤其是这学期的分科课程中,自己选择了德育心理课程,从多方面讲解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管理班级,如何成长一名合格又有魅力的班主任。
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互+学习的这八个多月中,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指导,我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曾经没有形成自己教学方式的我总是在在学习借鉴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模式,甚至有时候会照搬其他老师的模式,这对于一个非师范生来说,可能是最快的学习方法,然而慢慢的会发现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学生接收知识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自己的教学也没有一个好的方向,但是在互+课程的学习中,自己无论是从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了很多的转变和成长。
由以前的教师主动“灌输”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接受。
由以前的多内容讲解转变为提出学生有兴趣的话题进行引导和讨论学习。
由以前的简单板书变为现在的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板书。
这些都是自己在青椒计划之旅中所学习到的体会到的。
接收信息方式的转变
在没有接触互加计划之前,我们都只能接触到身边的人和事。我在教师的成长中只能够依靠身边的资源,学习身边优秀教师和老教师的经验,无法得知更多的信息和内容,这样使得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然而在互加的这八个月的学习中,我们能够借助互加这个平台学习到那么多我们曾经不可能接触到的课程,不可能接触的优秀的甚至是曾遥不可及的名师。这都是互加带给我们的财富,这都是曾经梦寐以求想要去追寻的,有了这个平台,有了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新的东西,新的知识,新的世界。感谢互加提供给我的这个平台,我也一直在珍惜在学习在努力。

在互+学习的这八个月,收获满满,曾经的小小沙粒正在一步步向着珍珠变化着,成长着。曾经以为自己无法胜任班主任工作和一名合格优秀的语文老师的我,也能逐渐从一次次的成绩中看到自己的转变蜕变。
谁说沙粒无法变成珍珠,谁说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只要我们一路向前,一路努力,一路付出,那么我相信前方的道路一定是光明的。你准备好了吗,和我一起变成耀眼的珍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