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降落伞》
有的声音,像狂风干裂呼啸的草原,适一路向前不回头的高速路。
有的声音,像冬日里隔着玻璃的暖阳,随风摇摆的枝丫都显得微醺。
有的声音,像森林深处的一湖水,茫茫雪原上晃动着的一抹深蓝——
像周深的身影。
惊艳。纯净。空灵。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评价周深的声音。
直觉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
没错,他的声音就像是黑夜里的月光,抚慰了每一个寂寞的耳朵。
《蓝色降落伞》发布后,又成了多少人单曲循环的歌曲。高晓松的曲,尹约的词,顺着古典吉他流出的周深的声音,在这个初冬的季节,开出一朵木棉花。

声音这么好听,一定是男孩子
很多人知道周深,是他在2014年《中国好声音》上的惊艳亮相。其实在这之前,周深早已在各大翻唱网站上俘获了大批粉丝的耳朵。
那时候,他还叫卡布,还不被广为人知。然而,再简陋的录音设备,也掩盖不住天生的好声音。
多少人慕声而来。
来了,便走不出去了。
与其他翻唱歌手相比,周深并不算高产,甚至说有些过于低产,最高产的一年,也只有八首歌曲。但是,不出则已,一出便是精品。在周深的音乐主页上,几乎每首都标着【推荐】和【主打歌】的标签。
周深细腻的嗓音和雌雄不辨的魔音特点,重新诠释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让人无法不沦陷。最经典的那首《化身孤岛的鲸》,仿佛重现了少年Pi在无垠夜空中见到的不可说。
后来,他参加了《中国好声音》,一首《欢颜》,如泣如诉,引得导师惊呼,纷纷转头。导师杨坤在盲听的时候说了一句:这女孩唱得挺好的。
这句话,道出周深声音最直接的特点,也说出了很多人争议的焦点。
“假声”、“反串”、“伪声”……
面对这些质疑与厌恶,周深无奈的解释,都不是,这是天生的。

天生的嗓音,无法改变。周深用他的实力,做出了最漂亮的回击:
一首和李维合作的《贝加尔湖畔》,声音穿透罕为人至的秘境,获得当年《中国好声音》年度金曲;
2015年8月,发行单曲《玫瑰与小鹿》,清澈的嗓音描摹文艺的音符,摘得2016年东方风云榜最佳新人;
2016年5月,为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献唱印象曲《大鱼》,细腻的感情和精湛的唱功让众人赞叹折服,引发翻唱大潮;
《蒙面唱将猜猜猜》中,他和杨丞琳合作的一首《她说》,像十二月的雪花,透亮冰凉;
现在,终于,周深出了自己专辑——
《深的深》
浅浅白衬衫,深深少年心
高晓松这样说周深:他是一个人的唱诗班。
网友们说:感觉高晓松沉淀了一个世纪就是为了等待周深的出现。
大多数时候,周深都穿着白衬衫出现。那么纯净的颜色,像极了他的声音。而比纯净更让我们触动的是,他的声音,会讲故事。
所以,高晓松才会用周深的声音,来展示他心中的美吧。
高晓松说:那天看完《孔雀》写下的歌,静待她的演唱者很多年,直到周深出现。
直到周深出现,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蓝色降落伞》。
高晓松的曲调,让我们重新体会到校园民谣的温度。周深则用他的声音,娓娓唱出那个时代里,那个少女、那个少年的心事,那个飘零时代中被左右的她和他的命运。
电影《孔雀》最后,人来人往,有等待,有离开,但最后,谁都没有看到开屏的孔雀。
但幸运的是,我们,听到了周深的声音。

我是我故乡,我是我远方
很多人都觉得,周深在好声音中一战成名,何其幸运。
不了解他的人这么想,无可厚非。可只要我们稍微知道一些周深的履历,便知道,“幸运”一词,是对他的侮辱。
在成名之前,周深远赴乌克兰,在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学习美声。在音乐学院里,老师们都是一对一授课。周深为了成为著名歌唱家的徒弟,苦苦请求三个月,才使得歌唱家回心转意,答应收他为徒。
学习音乐之路并不顺畅,家人的反对,拮据的经济条件,让周深只能利用假期回国的时间打工赚钱。
二次元的翻唱经验,让他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流行、古风、电子等各种类型的翻唱,也在日积月累中磨炼了周深的唱功。
十年磨一剑。
好声音的舞台,让厚积薄发的周深,一鸣惊人。
这不是幸运。
是坚持。
是努力。
是实力。
周深的每一步,走得看似轻盈,不着痕迹。现在回头来看,却发现这条路上早已落英满地。
在《深的深》专辑发布之后,周深说:我是乐坛新人,我从这里出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