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小隐

作者: 石城石翁 | 来源:发表于2021-11-26 07:36 被阅读0次

        年轻时,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甚了解。那时侯,我喜欢独自一人,在田野漫步;喜欢让思绪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里象晨雾般飘散。所以,当时我便觉得,上面的话似乎说反了。应该是“大隐隐于野。”因为,在野外,心灵才能更加沉静。一个人,也才能够修炼成仙风道骨般的隐士。

        现在,我终于明白,还是年轻时不够成熟。因为即便你要隐居山林,也还是需要金钱来开路。那么,这些钱从何而来?辟开钱不说,你也未必就真能凡心不死,隐居一生。

      北大毕业的一对夫妻,当时做起了当“桃花源主”的梦想。承租了上千亩的山地,在那里过了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那些年,因为要雇人干活,竟然也耗资几百万。最后,为了孩子上学,还得回归社会。

        无论是独自出家当和尚、道士,还是象北大这对夫妻隐居山林。其实,都是一种逃避。

        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你逃避就意味着失败。就象我写作,不仅仅是自我陶醉,最终我当然还是希望作品能问世,能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能为自己赚取稿费。

        “大稳隐于市。”一百年前的鲁迅,最后定居大上海,辛勤写作,终成百年来中国作家第一人,便是最好的佐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是中国屈指可数的经济、文化中心。假如鲁迅一直隐居在他儿时的百草园,恐怕一生也就默默无闻了。

相关文章

  • 大隐、小隐

    年轻时,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甚了解。那时侯,我喜欢独自一人,在田野漫步;喜欢让思绪在绿意盎然的...

  • 小隐中隐大隐之我见

    俗话说,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既然名隐,说明都是有智慧的,但又不同。 智慧就是处理关系的能力,处理得...

  • 大隐与小隐

    中国自古有“隐”的说法,比如“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贾岛的一首诗《寻隐者不遇》,为隐者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只在此...

  • 2019-04-07

    茶道,人道,道中有道 大隐,小隐,落笔名隐

  •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

  • 贺小隐(抱大腿专用水文)

    小隐非小,然有大才; 小隐不隐,磊落光明; 小隐,不隐于野, 却悠哉游哉,徜徉于江湖之间, 如脱缰野马,放肆狂野。...

  • 《隐藏》

    食盐隐于海水, 沙粒隐于土堆, 大恶隐于小善, 都将难以找寻。

  • 合肥最文艺小街-找寻你心中的恬静(旅行必去之地)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小者隐于野,独善其身;中者隐于市,全家保族;大者隐于朝,全身全家全社会。 ...

  • 修行325

    鲤鱼回问:“大隐怎的,小隐何来?” 观世音回道:“大隐拔鱼鳞三片,打入凡间受苦;小隐随吾南海修炼,五百年后,得道登...

  • 陶渊明小隐乎大隐乎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 当市长大人莅临彭泽县检查督导工作时,陶县委书记,大印一撂,官帽一脱,走你。潇潇洒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隐、小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dt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