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三句是讲君子的标准。
第一条,君子不器。
“器”,是器皿的器。一件器皿只有一个用途。不能相互通用。这样的人,是被用之才,而不是自用之才。君子之不器,是天下之全才,能当大任,而对那有一才一艺者,又能因人而器使之。
古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也指领导者。
第二条讲行先言后。
“孝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是先做了再说,而不是说了再做。因为人很难言行一致,往往说了却没做到所以,要防止自己说了却做不到。先忍住不说,等做完了,你要说的,已经一一见之于行,然后再列举出一些行为来说,则你所发的议论,件件都在自己身上有体现,没有一句是空话。那就是君子了。
第三条,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是普通的意思。“比”,是偏党、勾结的意思。君子对谁都一样好,虽然跟某些人感情近些,但并不存在根人勾结的现象。对人亲厚,但并不是要求他亲符自己。对人施恩,那是基于义理价值观的当施之恩。不会等人家有求于我再施恩,也不等着对方回报,更不会因为“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知感恩”而生气。因为君子待人处事,都是凭着自己的价值观去做,是普遍得,是无条件的,对谁都一样。
小人对谁都好,都是为了利益交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