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在紫金山下、秦淮河畔悦尚宾馆一号会议室,来自抚顺市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共130余人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心灵之旅。南京的秋天既没有北方初秋的寒意,也没有南方令人汗流浃背的热浪,在这气候宜人的城市,开始心路成长是很惬意的一件事儿。9月17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超越平凡 周内达俊—抚顺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有感之一上午8.30分,研修班的开幕式徐徐拉开。开幕式由本次研修班班主任主持,首先邀请并向各位参训的教师介绍了与会领导:他们是来自抚顺市教育局教师教育与民族教育处朱国武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郑海勇主任、抚顺市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处王国臣主任。接下来,郑海勇主任就本次培训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朱国武处长就本次培训的目的意义与要求做了重要讲话,王国臣主任就本次培训任务的分组与安全做了详细安排。简短而有意义的开幕式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宣告结束。
上午的培训学习,由东道主——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喻平教授开始。喻平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与教学转型》。
超越平凡 周内达俊—抚顺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有感之一喻教授的讲座围绕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评价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四大方面,向我们倾情奉献了他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把握,并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做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奉上了一道高大上的视听盛宴。
对于“核心素养”一词,我第一次听到它是在北师大参加“全国思想政治学科高级研修班”上,当时高中课标修订组长朱明光先生第一次把核心素养一词带给我们,我带着似懂非懂的状态接受这一新生事物。从此也开始了对它的关注。
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所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颁布,这是我国教育界内的一件大事儿。此前,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及其团队的课题研究成果《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已经从北师大李晓东教授处获赠,但是读起来晦涩,全书多是一些数据,类似量化研究表。当我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来理解,才懂得了些许内涵。尤其是当我参加了2016年中国世纪明德第十五届教育论坛,在论坛上,各位大咖就核心素养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我对核心素养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下面我就结合喻平教授的讲座,把自己对于核心素养的肤浅认识做一下简要介绍:
首先,核心素养不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它是素质教育的再出发!对于这一点,我们一线的老师们一定要把握好。并不是素质教育过时了,而是要想更深一步发展下去。
第二,核心素养不是重打鼓、另开张,寻找教育的新的生命点。而是在自己对于教育的探索上继续前行,只不过是借助于“核心素养”这一北斗导航系统,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健康发展。
第三,核心素养的落地才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对于核心素养的争议是可以理解的:核心素养也罢,综合素养也罢,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一定会融入新的元素。我们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是扬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那些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走进教育!
那么核心素养怎样才能从阵痛中产生并达成一致,并非我等能左右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教育教学肯定要改,怎么改?就是从践行中改、从反思中改!回首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有哪些收获?至少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的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在做,都在改,就是缺乏总结。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成中创新。这一点,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做得最出色!她和她的团队成功地开发了“1+X”的教学模式。这就是范例,这就是典型!不是一谈核心素养就把原来的东西全部抛在脑后。
第四,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在于考试评价的改革,我在明德论坛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我左右不了考试,但我能改变我平时的教学。就从平时的教学做起,从平时自己说的算的教学评价做起吧!我非常欣赏喻教授的风格。他的讲座给了我极大地启发。核心素养的落地就是要向他那样,脚踏实地,通过耐心细致的研究,去将核心素养落地。他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和指标,(其实类似于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原理科部主任魏超群的“双向细目表”)将是我下一阶段努力的目标。
喻平!逾平!超越平凡!
下午,我们聆听了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周俊副教授的专题讲座。题目《教育案例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超越平凡 周内达俊—抚顺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有感之一对于教育案例,最早的实质性接触是在2011年抚顺市教育课规划课题的实施中,当时,我作为不是课题主持人的主持热,全权担负起了整个课题的操作与实施。其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写几篇教育案例。当时,对于什么是案例?案例如何写?我也是一头雾水。在县科研室李洪玲主人的带领下,我从一名普通的科研新兵,逐渐成长为科研骨干。可以这样说:我的成长,是从课题研究开始的。对于课题研究促进成长我感触颇深。
但当我聆听了周俊教授的讲座,我对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案例研究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整个下午的培训是在一种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进行的。周副教授的案例研究不是单纯地讲理论,而是寓案例于理论,层层深入,向我们展示了案例研究的实践与操作。与其说是培训,还不如说是周副教授的个人成长历程。
从案例不是实例,不是范例,不是故事,到案例应该是什么?逆向思维,把我们引向了头脑风暴的一个有一个高潮。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精彩的分析与个人独到的见解,一次次心灵的碰撞,一次次动情的走心,告诉我们案例具有实践性、可读性、问题性和反思性。无形中,把成功案例的撰写润物无声地告诉了我们。
在讲座的最后,周副教授条分缕析地把案例研究的要素再次呈现给我们:
一要精心设计标题,简明扼要,吸引眼球。
二要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实践。我的理解是“无风不起浪”,要想翻出浪花,你要巧借东风,找到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三要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我的理解是:它是一个好的案例的底色,事件背景不清,案例揭示的教育理论就不明。
四要深描教育细节。这个环节相当于舞台上的唱功,生旦净末丑,唱法很关键!
五要关注结尾。不要完美的结尾,要给人家留白,留下思考给后面的人,让他们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我有更好的办法”等。
六要关注问题讨论。问题是创新之源,没有问题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七要诠释与研究。诠释与研究要有理论依据,更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盲目追求新颖而标新立异!
走心的案例最能打动人!周俊,周俊,一周之内,达到俊杰的地步,实属不易!且学且珍惜!
2017年9月18日晨
高学生
感于南京悦尚宾馆413房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