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考完试了,全身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分数是好是坏已经不想去打听了,因为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只关心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放假?按照以往的经历,考完试就要放假的。但是今年很特别,学校没有宣布放假时间,大家都想知道是什么情况。

昨晚下自己课的时候,班主任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整个寒假放假七天,春节前两天,春节后五天,年初六正式上课。
老师的几句话,比这几天的世纪寒潮还要冷,粉碎了一地的梦想。
有同学问:“我们可以抗议吗?”
班主任说:“可以的,正是找不到人搞卫生,谁要抗议的站出来。”
下面静得可怕,落针可闻。班主任等了一会,见没人出声,接着又说:“你们急个什么?我们做老师的都免费为你们补课了,还想怎么样?不想补课的可以大声说出来,我立马批准,明年以后到三班去上课。”
班主任放出了终极大招,下面的同学禁若寒蝉,死寂一片,开声就要调到三班去,三班是什么班啊!三班是个垃圾班,全班几十人找个考试合格的都无,到那里等于被打下了十八层地狱,永无翻身的可能。
班主任走了,大家的心也死了,我的寒假也没有了,这什么世道啊?还有没有天理?我只想睡个懒觉而已,何其难也。
今天还要正常去上课,只是大家都兴致不高,个个都垂头丧气,就像霜打的茄子。
第一节是历史课,历史老师没带课本,空手来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拍拍手大声说:“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大家都辛苦了,所以这一节课就不讲新课了,我和大家讲讲故事聊聊天,放松放松心情。”
历史老师接着又说:“春节就快到了,就说说春节期间的现象,很多人在春节期间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在古代,别说一般人,就算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是很节约的。”
“很多人不知节俭为了什么,认为节俭也不会增加财富。这样想是最大的错误,人就像一个漏水的水桶,如果不知节俭,就算水管能给再多的水,也不能把它装满它。”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谁都不想穿新衣服?谁不想吃口香的饭菜?谁不想自己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历史老师又说:“明代皇帝朱元璋就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他虽贵为皇帝,但明朝刚建立的时候经历了战乱。不管是国家还是百姓,生活都很困难。朱元璋是一个国家的皇帝,但他带头勤俭节约,为广大文武群臣作了榜样。明朝也在朱元璋的带领下,迅速恢复元气,开始向辉煌迈进。”
“还有明朝的崇祯皇帝,衣服烂了补补又穿,打满补丁的龙袍都异常的爱惜,为了能够多穿几次,每次下朝后就第一时间把龙袍换下来,换成耐穿的粗布衣服。”
这可是新鲜事,原来皇帝也穿打补丁的衣服。想想现在的人,衣服的颜色稍微差一点都不要了,难道咱们比皇帝还要富有了吗?真想不透。
老师接着又说:“节俭是一种美德,古今中外的例子多不胜数,就说英国女王吧,她是英国历史上最节俭的君主。”
“她住的白金汉宫巨大,房间也很多。但是她自己经常使用的不多。除了招待客人之外,她自己也只固定使用四间。女王虽然说拥有众多珍奇宝物,但她仍然朴素,宫殿里的床单大部分是从游艇上拆下来的旧床单。
“有人研究过她的照片,发现她有几套裙子穿了好几年,她有条蓝色裙子和蓝色外套,1983年就穿了,2011年还穿着。穿了28年的衣服,她明明是英的女王,明明可以过上很好的生话,穿上华贵的衣服,但她没有,这就是榜样。”
“勤俭是传统文化,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勤俭。”
“勤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
历史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们都听傻了,这到底是历史老师还是品德老师?我本来还想下课后去喝杯奶茶的,但现在还敢去吗?顶风作案被抓住就大件事了,很纠结啊!
网友评论